營養飲食

雞內金怎麼吃?雞內金的吃法介紹!

雞內金,為雉科動物雞的砂囊的角質內壁,剝離後洗淨曬乾,研末生用或炒用。又名雞金,炙雞金。那麼雞內金怎麼吃呢?以下是雞內金的吃法介紹。

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平,入脾、胃、小腸、膀胱經,有健胃消食,固精止遺、化石通淋之功,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不化,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砂淋等,本品可治一切飲食積滯,為健胃消食之良藥。《本草綱目》言其“治小兒食疳,療大人淋瀝,反胃,消酒積,主喉閉乳蛾,治一切口瘡牙疳諸瘡。”《本經》言其“可治瀉痢”。《別錄》言其“止泄精並尿血,崩中帶下,腸風瀉痢”。營養分析表明,本品含胃激素,角蛋白等,人口服後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高,胃運動機能增強,排空加速。鴨內金也有類似作用。現介紹雞內金藥膳幾款如後,供選用。

紅棗益脾糕:紅棗30克,白術、內金各10克,乾薑1克,麵粉500克,白糖300克,發麵、堿水各適量。將棗、術、金、姜水煎取汁,加麵粉、白糖、發麵等,揉成麵團,待發酵後,加堿水,試好酸鹼度,做成糕坯,上籠蒸熟,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可益脾健脾消食,適用於食欲不振,食後腹痛,腸鳴腹瀉等。

益脾餅:紅棗250克,白術30克,內金15克,麵粉500克,乾薑6克,食鹽、植物油適量。將白術、乾薑布包,同紅棗煮約1小時,去除棗核,將棗肉壓泥,同麵粉、內金粉、食鹽放盆內,加藥汁適量,揉成麵團,分為若干小團,做成薄餅,放油鍋中烙熟服食。可健脾消積,適用於脾胃虧虛,飲食積滯,納差食少,食後腹脹,腹痛等。

期頤餅:芡實180克,雞內金90克,白麵粉250克,白糖適量。將芡實、內金分別研末,而後將內金加開水泡4小時後,加入芡實,麵粉,白糖拌勻,做成薄小餅,放入熱鍋中烙熟服食。可益氣消痰,適用于胸部滿悶、脅下疼痛,痰嗽不止等。

芝麻內金餅:芝麻5克,內金3克,麵粉及食鹽,花椒粉適量。將內金研末,與麵粉、食鹽、花椒混勻,加粉等水調勻,製成餅狀,外撒上芝麻,置鍋中烙熟服食,每日1劑。可健脾消食,適用于小兒厭食、疳積。

赤豆內金粥:赤小豆30克,雞內金10克。將內金烘乾,研末;赤豆洗淨,加水煮至八成熟時,下內金粉,續煮至豆熟,每日1劑,作早餐服食。可清熱利濕,消積化瘀,適用於尿頻、尿急、尿道疼痛、尿液渾濁、小腹作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