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智齒一定要拔嗎?怎麼做才最好

智齒是指第三顆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俗稱為“智齒”。智齒跟闌尾一樣是人類進化中的殘餘物,並無實際用處。但在很多人看來,長智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選擇拔除智齒。

是否長智齒就一定要拔出呢?其實如果智齒可以萌出到正常位置,與對面的牙齒形成良好的咬合關係,使牙齒發揮更好的咀嚼功能,則可以不用拔除。但是如果長智齒引發了以下不良的反應,就應該考慮拔除。

齲齒

智齒因為生殖位置特殊,平時刷牙夠不到,長期如此就會會引起齲齒。咬合面不深的齲齒可以以補牙為主,但如果是鄰牙接觸面發生齲齒,則建議拔牙,以免齲齒加深。

牙列擁擠

智齒生長位置不當,可能造成牙列擁擠,會影響上下頜牙齒之間的咬合關係:進而影響正常的咀嚼功能,降低咀嚼效率,而且擁擠處的殘留物不容易清潔,很容易形成細菌,軟垢等給原本正常的牙齒帶來一系列的病症。

影響咬合

如果智齒生長的位置和方向出現異常,影響上下牙齒之間的咬合度。而且不是每個人四個智齒都會長齊的,所以一個智齒如果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作智齒過度萌生,進而也會影響咬合。

阻生齒

智齒有時會萌發不足或“東倒西歪”地生長會生成為阻生齒,引起牙列不齊,冠周間隙感染,張口困難等。如果智齒是前傾阻生的,還易與第二磨牙形成夾角嵌塞食物,久之導致第二磨牙齲壞,甚至是牙髓炎。

拔智齒的最佳年齡

有專家指出,13~30歲是拔智齒的最佳時期。一般來說,在30歲前拔智齒比較合適,40歲後再拔創傷會增大。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時才來拔,甚至 有的老人80多歲了才來拔智齒,往往又因身體狀況不適合而不能拔,那時因智齒引發的問題就很難徹底根除了,有時甚至會影響老人佩戴假牙,生活品質嚴重受 損。有的智齒已經連累周邊牙齒壞掉,到時不得不兩三顆牙一起拔掉,那時傷害就更大了。原則上一旦發現智齒發育不良,應儘早拔除,否則將來後患無窮。

拔除智齒需要注意的幾方面:

1.應在局部無炎症或炎症消除時進行。

2.務必進食後拔牙,否則易導致患者低血糖,出現頭暈等症狀。

3.女性月經期也不宜拔牙。

4.如果拔除較為麻煩的智齒,建議上午到醫院就診,因為上午人的身體如血壓等指標趨於穩定,能抵抗較大的損傷,不易出現異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