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每天排便才正常?教你識別什麼才是“好便便”

便便不就是便便嗎?怎麼還分“好便”和“壞便”呢?其實很多人都對糞便不以為意。但是其實,糞便對一個人來說是不可忽視的。我們都清楚,便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有可能形狀各異、味道各異。下面,39保健編輯教你識別“好便便”。

天天排便排出的便就是“好便”?

其實,每天排泄一兩次便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如果時隔幾天才出現的便便也不見得就是“壞便”。也就是說,2-3天排便一次也在正常的範圍內,並非屬於便秘。很多人都以為每天排便才是王道,只要一天不排便就會覺得精神緊張。39保健編輯提醒:排便的頻率並沒有那麼重要。如果一個人三天才排一次便,這種規律的排便也並沒有對他的生活和身體造成任何影響,那麼也是正常的。就像你根本不需要把本來睡著的人吵醒,讓他服用安眠藥一樣。

暗黃色便便是最理想的“好便”

為什麼便便會呈現暗黃色?那是因為從十二指腸跑出來的膽汁在經過腸道時會變成黃色。有些嬰幼兒的便便是白色的,是因為這些孩子有先天性的膽管閉鎖,膽汁無法正常分泌造成的。可以說,暗黃色的便便是最為理想的便便。但是,這句話又並不代表綠色或者發紫的便便是不健康的。你要知道,你所攝取的食物不同,便便的顏色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就像你吃豬血後,便便會發黑是一樣的道理。

長得像香蕉的便便是“好便”

米飯也分稀飯和乾飯,便便也有溏便和硬便之分。但是,這兩種便便都不是“好便”。打個比方,理想型的便便應該跟稀幹適中的米飯一樣才對。長得像香蕉的便便是好便。與一根普通香蕉一樣大小的便便,重量為100-200克。

談“味”色變?說說便便的“香味”

香味?便便不是臭的嗎?便便發臭,是因為腸內的細菌在消化食物的時候會產生吲哚,還有氫化硫、沼氣和氨。光憑便便的氣味是沒辦法診斷出任何級別的。有些人覺得自己的便便奇臭無比,擔心是否患病。其實,每個人的便便都是臭的,不必為此擔憂,因為臭的程度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主觀因素。

()獨家專稿,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