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慢:老年人養生的一字箴言

進入老年期之後,身體素質的衰弱會導致老年人的生活慢下來,老年人或許認為自己就是一把老骨頭,慢是沒辦法的事情,殊不知,老年人養生需要慢。

慢慢地吃飯老年人在視覺、嗅覺和味覺普遍減退的情況下,注意飲食安全特別重要。加上老年人多數牙齒殘缺不全,咀嚼功能比較差,各種消化液分泌減少,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這樣不但有助於消化,而且還可避免把碎骨、魚刺等小塊異物卡在食管或嗆入氣管,招致嚴重後果。同時,吃飯慢一些容易產生飽腹感,有利防止進食過多而影響身體健康。細嚼慢嚥還有助於防癌。科學實驗證明,咀嚼30秒鐘,唾液能使食物中的致癌物質的毒性降低(咀嚼食物時分泌唾液中含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維生素C等各種有較強解毒功能的物質、能化解進入口腔的致癌物質),按每咀嚼一次1秒鐘計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這樣可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而達到抗癌的目的。

慢慢地走路老年人骨關節韌帶僵硬,動作不靈活,加上視力不佳,反應遲鈍,遇有意外情況,難以保持身體平衡。因此,老年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緩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脛骨骨折或其他問題。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鐘約60至70步,時間30分鐘左右。體質較差的老年人,應使用合適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撐力,使人體的平衡和步履趨於穩健。

慢慢地改變體位老年人因身體各種臟器功能的漸趨衰退、心臟排血量減少,加之腦動脈硬化,大腦供血、供氧不足。老年人突然改變體位時,常會發生頭暈、眼花等一時不適現象。老年人由臥位改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變為立位時,動作宜慢,幅度宜小,以免發生眩暈或其他嚴重問題。

慢慢地排便老年人容易便秘,排便不能急。特別是患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排便時突然屏氣用力,容易導致血壓驟然升高,誘發腦溢血,這是很危險的。老年人排便最好使用坐便器,讓其自然解出。

由此可見,老年人不要因為慢而影響自己的心情,慢是一種生活態度,慢會讓你更深刻的體會到過程的美妙,老年人養生,慢是正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