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霜降如何養生?霜降養生注重“禦寒清熱”

每當霜降時節到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感覺手腳冰涼,後背也有涼意。其實霜降的時候天氣比較涼,人的氣血不暢通,就容易感覺身體有涼意,也很容易生病。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時節裡,我們該如何保養身體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在霜降的時候如何保養身體的方法吧。

霜降養生注重“禦寒清熱”

面對這種氣候,陰天時要適當地增加外衣;豔陽天適當減外衣,不要被寒氣所傷,也不要熱傷風。對內要清鬱熱。由於現代生活的節奏過快和壓力過大等原因,導致許多人的陽氣不能與自然陽氣同步變化,因而秋冬交際陽氣不能收藏,受到自然界燥氣壓迫形成體內鬱火。郁火是陽氣太過部分,屬於體內邪氣。邪氣太盛進入臟腑,百病開始橫生。

霜降要謹防呼吸道疾病

在這一節氣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同時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大家要注意添衣保暖,預防感冒。霜降節氣後,中醫專家提醒廣大女性朋友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不要再穿船鞋,可以穿上靴子了。

“霜降”之日適合平補

這一節氣中的民間食俗很有特色。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認為“秋補”比“補冬”更要緊。

《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因此,應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薑、蔥、蒜、辣椒等,特別是辛辣火鍋、燒烤要少吃,以防“上火”。

中醫認為,金秋時節的飲食原則應以滋陰潤肺為宜,應“平補”,而大補則容易補“過”了。為防止秋燥,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製品等,也可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等食品以潤肺生津,可以防止秋季最容易出現的口幹、皮膚粗糙、大便幹結等“秋燥”現象。

另外進補講究因人而異,脾胃虛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進行食補時,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應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食溫熱熟的食物,以湯類、粥類最為適宜,既營養滋補,又利於吸收,可增強體質,保持旺盛活力,預防和減少疾病。

霜降食療要點

霜降之時已經進入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屬金,五時中(春、夏、長夏、秋、冬)為秋。在人體五臟中(肝、心、脾、肺、腎)屬肺,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則應以平補為原則,在飲食進補中當以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秋季是易犯胃病和咳嗽的季節,也是慢性運氣管炎容易復發或加重的時期。

此時飲食妻多樣,飲食要適當,粗細要搭配,油脂要適量;甜食要少吃,食鹽要限量,三餐要合理,飲酒要節制。宜多食富含抗氧化及清除機體自由基和清除胃腸道有害物質的食品,如甘薯、鮮果、豆製品及海藻類食品。大棗、豆腐、白菜、牛奶、胡蘿蔔,健脾和胃;蘋果、柚子、葡萄、橘子、風梨,防脂肪積聚,補心益氣生津止渴;海帶、紫菜、黑豆、黃豆、綠豆、赤豆、小米、栗子,防血管硬化及美容;核桃、榛子、松子、桂圓、花生等堅果食品可及時補給微量元素,有利於骨質健康;中藥健脾養胃可服用人參健脾,用參苓白術、四君子、香砂養胃。

其實最重要的保養方法就是精神層面的保養,平時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如果得不到好的休息的話,就一定要重視起來,想辦法來進行調解。假如你的心情不好的話,很可能就會影響你的睡眠哦,所以每天都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情,不要有什麼壓力。多去和親人及朋友交流交流,多去參加社區或者朋友之間的聚會,當你的笑臉多了,你的身體自然就好了。當你的精神狀態好了,疾病就再也不來入侵你的身體了。所以我真的真的希望大家每天都有個好心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