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無花果的藥用價值

性味

甘、平,無毒。

成分

果含糖類、枸櫞酸、蘋果酸、醋酸、酶等。

藥理功效

開胃,止瀉痢,治五痔。為緩和滋養潤腸藥,有催乳作用,兼具驅蟲、消炎、消腫之功。果枝和葉都含有消化酵素,可作輔助消化藥用。

痔疾腫痛,出血:

無花果1—2個,水煎或空腹時生食,一日2次,可酌情加倍用之。另用葉柄的白色乳汁塗於患處,有消腫止痛之功。無花果葉煮湯,坐浴。

小兒蛔蟲,鉤蟲:

無花果根或莖葉60克,煎濃湯,早晨空腹1次服下。

下肢潰瘍,瘡面惡臭:

無花果肉搗爛敷於患部,包紮之。或用乾燥果實磨粉,撒布瘡面,加以包紮

贅疣(肉痣),腳癢:

用未熟的果肉絞汁,或用莖葉搗汁,塗於患部,一日2~3次,數日見效。

誤食魚蟹類中毒,腹痛、嘔吐:

新的嫩葉,洗淨搗爛絞汁,每服半杯,溫開水和服。

胃弱,消化不良:

乾果切成小粒,炒至半焦,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代茶飲,有開胃助消化之功。

婦女子宮頸炎:

無花果葉煮湯坐浴。

經年腹瀉不愈:

無花果鮮葉60克切碎,加入紅糖同炒研末,開水送服,一次服完。

白癜風:

無花果葉切細,燒酒浸泡,塗患部,一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