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人體怎麼消化食物呢

我們知道的,民以食為天。不管健康的人和生病的人,大家每天的話,都是需要進食的。科學的進食往往可以保證人體的正常的運轉。但是很多人雖然都都在吃飯,都在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但是卻不知道人體怎麼消化食物,到底人體是怎麼消化食物?

這中間經歷了怎樣的一個過程?食物在體內的都經過哪個器官?在不同的器官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下面就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食物在人體消化系統的整個過程。

(一)什麼是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消化道是一條起自口腔,接連為咽、食管、胃、小腸、大腸、終止於肛門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結腸、直腸)等器官。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小消化腺散在於消化道各部位的管壁內,大消化腺有三對唾液腺(腮腺、頜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們均借導管,將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內。

(二)什麼是消化?

人體攝入的食物必須在消化道內被加工處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質後才能進入體內,這個過程稱為消化。消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機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塊變成小塊,稱為機械消化;另一種是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把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稱為化學消化。通常食物的機械消化與化學消化是同時進行的。

(三)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

食物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食物在口腔內以機械性消化(食物被磨碎)為主,其中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可對澱粉進行簡單的分解,但這一作用很弱,且僅在口腔中起作用。食物在口腔內停留時間很短,故口腔內的消化作用不大。 食物在口腔內經牙齒咀嚼後與唾液合成團,在舌的幫助下送到咽後壁,經咽與食管進入胃。

食物進入胃後,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機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學性消化雙重作用。此時,食物中的蛋白質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初步分解,胃內容物變成粥樣的食糜,小量多次通過幽門向十二指腸推送。食糜由胃進入十二指腸後,開始了小腸內的消化。

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食物在小腸內受到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性消化以及小腸的機械性消化,各種營養成分逐漸被分解為簡單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絕大部分在小腸內被吸收。因此,食物通過小腸後,消化過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從小腸進入大腸。

大腸內沒有重要的消化作用,僅具一定的吸收功能可以吸收水分,大腸主要作用是為消化後的食物殘渣提供臨時儲存場所。大腸中的食物殘渣被細菌進一步分解形成糞便,最後經肛門排出體外。

這就是食物在人體內的整個消化過程。

溫馨提醒:食物的消化不僅僅是單單通過一個器官就可以完完全全完成。相反的話,其實是需要借助人體的各個消化系統(胃部、腸子等)各個器官一起合作來完成的。所以人們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內臟。因為病人體內的任何一個器官有問題,都會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