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男女主動做這事竟能預防疾病發作

你有沒有想過,咳嗽除了保持呼吸道清潔與健康外,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心臟意外的自救方法呢?咳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行為,也是一種患呼吸系統疾病時正常的生理行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咳嗽除了能夠保持呼吸清潔外,竟然還會是一種心臟意外的自救法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瞭解下吧。

預防直立性暈厥

老年人心血管調節和順應性較差,在臥床稍久或蹲廁起來後,因為血壓調節不到位,而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進而誘發腦缺血,容易發生暈厥。

為了預防意外,老年人在起床或蹲廁至站起身時,先吸足了氣再用力咳嗽幾聲,就能防止發生暈厥。

因為有效的咳嗽能擠壓肺循環,使血液流入心臟,心臟收縮加快,收縮期血壓可上升50~80毫米汞柱,可改善大腦供血,預防暈厥發生。

預防心臟猝死

心臟猝死多在心臟生物電活動紊亂、引發致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臟停跳時發生。

這種沒有預兆、在瞬間發生的意外,在這極短的時間內,病人常無力呼喊或求助。

此時,大聲咳嗽是可行、有效的自救措施。研究發現,咳嗽可產生75焦耳左右的動力能量,隨即被轉化為生物電流,能給瀕死的心臟一次像"除顫"那樣的復蘇機會,其效果與胸外心臟捶擊類似。

高血壓患者排便宜坐位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等)的老年人,採取坐位排便比蹲位更安全。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下肢血脈不暢,肌力不足,久蹲容易發麻和疲乏,特別是患心腦血管疾病時,血壓調節功能減弱,血管的脆性增加。

當蹲著解大便時,由於身體下屈,下肢血管受到嚴重的屈曲。如果有便秘,還要通過屏氣,使腹壁肌肉強烈收縮,增加了腹部壓力。

一旦用力太大,腹腔內臟中的血液將被迫在短時間內上湧至心臟和腦部,使心臟負擔明顯加重,腦血流量也增加,於是促使這些器官的壓力驟然上升,就可能發生意外。

某療養院的醫生觀察了20例高血壓患者,測量蹲位解便後與坐位解便後血壓,結果蹲位比坐位血壓升高26~32毫米汞柱,平均為30毫米汞柱。

心電圖也發生明顯異常。相關文章連結:心血管疾病患者戒煙勝過吃藥的療效。

說到疾病,相信很多人都是會比較害怕的,因為很多疾病對於人體的傷害回事很大的,有的傷害還是不可恢復性的,所以一般人心裡對於疾病都會是恐懼的。

雖然現代的醫學技術對於一般的疾病都是可以治癒的,但是人們患上之後,受害的還是自己,所以對於疾病,預防要比治療來得更為重要。那麼,怎樣預防疾病呢?

也學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問題比較籠統,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其實不然,疾病雖然比較籠統,但是卻是有著概括性的。而且不管是什麼疾病對於我們人體都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傷害的。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下面就來仔細說說關於預防疾病的一些方法。

1.把好口腔關

認真刷牙(1-3分鐘)、使用漱口水或勤漱口,能夠提高免疫力。

口腔衛生差會引發牙周炎,從而導致糖尿病或心臟病,因此把好口腔關是保證健康的第一步。

2.有一雙乾淨的手

洗手的道理不言自明,但多數人卻不以為然。在感冒流行的季節,每天要多用肥皂洗手。採用正確的洗手方法,能讓全球10億人遠離感冒,還能預防其他傳染性疾病。

3.多吃紅蘋果

“每天一個蘋果,醫生都失業。”紅蘋果、甘藍以及綠茶中含有一種叫槲皮素的天然抗氧化劑,它能讓人們在壓力下增強免疫力。連續5周通過紅蘋果攝入槲皮素的人,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會降低40%。

4.社會交往要廣泛

當人們受到病毒侵襲的時候,一些人格因素會對感冒起到抵抗作用。與內向型人相比,外向型人感冒幾率更低,這是因為社會交往會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社會交往多的人患心臟病的少,壽命也更長。

5.每天動一動

鍛煉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增強抵抗力,即便有病菌侵入機體,身體也會把它們統統殲滅掉。

6.睡眠要充足

“每天睡上8個小時,絕對讓你少生病。”碰枕頭就著而且整夜睡得好的人,不容易感冒。睡眠好,代謝水準上升,能迅速地恢復免疫力。

7.情緒要樂觀

那些快樂、熱情、鎮定的人,患傳染病的幾率較小。調查發現情緒樂觀的人感冒症狀少,對上呼吸道疾病也有更強的抵抗力。

“這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徵。人們不患感冒並非因為他們受到病毒侵襲的那天有多快樂。”

8.別忽視維生素

全球都缺維生素D。維生素D多見於魚、雞蛋和牛奶中,多吃這些食物有利健康。

維生素C不足也會降低免疫力,人們可以從柑橘類等水果中攝取這種營養素。

9.好心態勝藥片

一種想法出現,身體會隨之發生一連串的生化反應。積極的態度會提高一氧化氮的水準,讓神經體質得到平衡,免疫力得到改進。

10.調整呼吸,學習冥想

冥想訓練會讓人們的神經系統更平靜,有助於釋放壓力,調節睡眠,增強抵抗力。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的詳細描述,想不大家現在應該也都知道了關於疾病的一些具體的預防方法了,而頗為有效的疾病預防方法就有:把好口腔關、有一雙乾淨的手、睡眠要充足、情緒樂觀、及時補充維生素等等,這些方法對於疾病的預防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我們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一定要重視才行。

1、借助睡眠

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美國著名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

而俄羅斯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數,此因數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2、保持樂觀情緒

樂觀的態度可以維持人體於一個最佳的狀態,尤其是在現今社會,人們面臨的壓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襲。

3、限制飲酒

每天飲低度白酒不要超過100毫升,黃酒不要超過250毫升,啤酒不要超過1瓶,因為酒精對人體的每一部分都會產生消極影響。

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膽固醇,也應該限制每天一杯,過量飲用會給血液與心臟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壞。

4、參加運動

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有3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每週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後散步就很適合。

5、補充維生素

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專家指出,身體抵抗外來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擾素及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力都和維生素與礦物質有關。

6、改善體內生態環境

用微生態製劑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來已久。研究表明,以腸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廣譜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負責人體免疫的淋巴細胞分裂繁殖,同時還能調動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去“吃”掉包括病毒、細菌、衣原體等在內的各種可致病的外來微生物,產生多種抗體,提高人體免疫能力。

對於健康人來說,不妨“食療”,多吃些乳酸菌飲料;而健康邊緣人群,可以用微生態製劑來調節體內微生態平衡。

結語: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現在威脅著人們的身體,但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怎麼去護理,只有這樣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對自己的身體掉以輕心,不然會出現很多惡劣的後果的,健康是需要自己維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