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女人這部位松竟然是因為這個

女性如果出現皮膚鬆弛、臉色發黃、情緒起伏大、身體虛弱等症狀,你就要注意了,這些可能是體內濕氣太重的表現,下面教你如何去濕氣,讓你養顏養生兩不誤。

1、經常吃點發酵食物,幫助濕重女的腸道代謝通暢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為了長期保存食物而發明的發酵食物。這類食物不僅有獨特的風味,帶來美食的享受,而且有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是最養脾胃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發麵食物、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等等都是發酵食物,中醫認為都是養脾胃的。

2、濕重女可適當吃甜食,但需要更健康的甜食

甘入脾,甘味的食物對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適當吃點口感甘甜的食物不僅補脾,還給我們帶來愉悅感。而一個人如果心情愉悅,她的消化吸收系統也會變得更好。

但是,“甘甜”、“甘淡”和我們常常接觸的“甘寒”有很大區別,中式點心、糖果可稱“甘甜”,蘋果、桃等性平的水果可稱“甘淡”,二者都是對脾胃有好處的,但是西點中的甜食、乳品在中醫看來卻屬於“甘寒”,並不是適合多吃。

3、偶爾吃點酸的,護肝就是護脾

在中醫五臟生克理論中,“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五行、五臟相克關係中,唯有土與木的相克關係在實踐中作為相生關係來處理。肝和脾是互生互長的關係,因此養肝就是養脾。

因為酸入肝經,只有肝臟健康了,脾胃才會強壯。因此,保護好肝臟也就是從根源上養脾。平時可以適當吃些酸的食物如梅子、檸檬、米醋等等。

4、濕重女可以吃水果但不要貪多

現在很多女人為了瘦身減肥長期以水果代替主食,甚至幾乎不吃任何其他食物,這是非常不健康的。因為,最養人的其實是五穀雜糧,不少水果性偏寒涼,例如西瓜、梨、香蕉等等。

濕重脾虛的女性不要吃太多水果,如果吃,也要吃對脾胃傷害小的水果如桃子、蘋果、柑橘類、杏、李等等。

5最後還是要介紹一種終極祛濕方法——中藥艾灸

藥灸和純艾灸的區別:

一、藥灸的配方是多組方,而艾灸比較單一。

二、藥灸具有針對性,而艾灸沒有針對部位

三、藥灸一般一次見效,而艾灸相對見效較慢。

【含有中藥的艾條】

在傳統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含有穿山甲,當歸,川穹,丹參,益母草,乳香,牛膝,紅花,等二十種草藥 。艾條味足,功效區別于其他艾條:熱量足,滲透力強, 疼痛灸患處,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輸穴。

瞭解詳情點擊文章下方---“閱讀原文”

現有直徑2釐米和3釐米兩種(長度都是20釐米)

艾灸祛濕:推薦養生穴位

艾灸有開鬱、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經常艾灸可以讓您輕鬆祛濕。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如下圖: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隨身灸灸20-30分鐘。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如下圖: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如下圖: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隨身灸灸20-30分鐘。如下圖: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如下圖: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隨身灸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如下圖:

4、足三裡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如下圖:

灸此穴位可以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隨身灸灸20-30分鐘。如下圖: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如下圖:

每日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隨身灸灸20-30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如下圖: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如下圖:

每日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隨身灸灸20-30分鐘。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如下圖:

進行艾灸操作時,可將點燃的艾條懸於皮膚上2~3釐米處熏烤,以使穴位局部出現溫熱感、紅暈,一個穴位施灸20分鐘以上。

我們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經常會生病,其實這和我們體內濕氣太重有很大的關係,濕氣不除,身體不會太健康的。

上面穴位按摩和艾灸去濕方法您學會了嗎?別忘了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們哦!要知道“十人九濕”,他們也需要這些去濕防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