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頸椎的正常解剖結構

頸段脊柱由7個頸椎、6個椎間盤(第1、2頸椎間無椎間盤)和所屬韌帶構成。上連顱骨,下接第一胸椎,周圍為頸部肌肉、血管、神經和、皮膚等組織包繞,俗稱“脖子”或“脖頸”。從側方觀察,頸椎排列呈前凸弧形。雖然頸椎在椎骨中體積最小,但它的活動度和頻率最大,而且解剖結構、生理功能複雜,所以容易引起勞損和外傷,導致頸椎病。

除第1、2頸椎結構有所特殊外,其餘頸椎與胸、腰段椎骨大略相似,由椎體、椎弓、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等組成。椎體在前,椎弓在後,兩者環繞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相連構成椎管,其內容納脊髓。椎體上面周緣的兩側偏後方,有脊狀突起,稱為鉤突。鉤突與相臨的上一椎體下緣側方的斜坡對合,構成椎鉤關節(亦稱椎體半關節——Luschka關節)。此關節能防止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但當因退行變化而發生增生時,增生的骨刺則可能影響位於其側方的椎動脈血液迴圈,並可壓迫位於其後方的神經根。椎弓根上下緣的上、下切跡相對形成椎間孔,有頸脊神經根和伴行血管通過。通常頸脊神經僅占椎間孔的一半,在骨質增生或韌帶肥厚等病變時,孔隙變小、變形,神經根就會受到刺激和壓迫,產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狀。頸椎的橫突較短,其中間部有橫突孔,除第7頸椎橫突孔較小外,其餘均有椎動脈通過。當頸椎發生骨質增生等病變時,可導致椎動脈血液動力學方面的改變,影響大腦供血,產生眩暈、噁心等症狀。

頸段各椎骨間以韌帶、椎間盤和關節等互相連結。椎體自第2頸椎下面起,兩個相鄰椎體之間有彈性的椎間盤連接;椎體與椎間盤之前後有前、後縱韌帶及鉤椎韌帶等連結;椎弓間則通過關節突關節、黃韌帶、棘間韌帶、棘上韌帶和項韌帶、橫突間韌帶相連結。椎間盤的生理功能除了連接相鄰頸椎外,更重要的是減輕和緩衝外力對脊柱、頭顱的震盪,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參與頸椎的活動,並可增加運動幅度。

頸部椎間盤的總高度約為頸部脊柱高度的1/5~1/4,頸椎間盤的前部較後部為高,從而使頸部脊柱具有前凸曲線。纖維環位於椎間盤的周緣部,由纖維軟骨構成。纖維環前後部的淺層纖維與前、後縱韌帶分別融合在一起。纖維環的前部較後部為厚。髓核的位置偏於後方,臨近窄而薄弱的後縱韌帶,這是椎間盤容易向後突出的因素。當頸椎間盤發生變性突出,或椎體後緣骨質增生,均可直接壓迫脊髓,而產生下肢麻木(後中央突出可致兩側下肢麻木)、頭重腳輕甚至肢體癱瘓等症狀。

由上所訴不難看出,頸椎的損傷和頸椎病的形成與頸椎正常解剖生理特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