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營養攝取,請避開誤區!

人需要數十種營養素才能滿足機體自身生長發育、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等需求,很多營養素並不能通過體內合成,必須通過進食各種不同的食物來攝取。

在食物界,沒有最好或最壞的食物,也沒有超級食物存在,不存在進食單一一種食物就能完全滿足人體日常全部需要。

只是,有些食物的成分較為齊全、比例合理,營養價值相對高一些,比如雞蛋;而另一些食物則成分不齊全、比例欠佳,營養價值一般,比如冬瓜;也有些食物含某種營養成分較高,而另外一些成分則偏低,比如柚子是一種高鉀低鈉食物;或者有些食物所含的營養素是某一類人群需要限制的,如營養價值高的蛋類的蛋黃所含的營養是嬰兒發育所需,但其含量偏多的膽固醇確是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需要避免過量攝食的營養成分之一,等等。

現在,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肥胖、痛症等多種疾病均與飲食有關,隨之而來有很多針對疾病的一些所謂食療偏方在人群中流傳甚廣。

有些人相信某些食物能夠輔助緩解、控制疾病,但如果單純靠這種食物,而忽略其它方面,則可能顧此失彼,延誤病情,“凡事要有度,食物也是一樣,即使是營養價值高、對健康有積極意義的食物,也應該避免過量。食物之間,應該科學合理搭配,才能最大的發揮食物的營養價值、健康效應。

比如,現代研究提示淮山藥所含有的粘液蛋白可以起到延緩血糖升高的作用,因而有糖尿病患者在不控制飲食基礎上大量進食,其結果並未能降血糖,反而血糖升高了,淮山藥確實是個健康的食材,但它同時是一種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薯類,也是有熱量的,大量進食會增加熱量攝入及血糖升高;建議糖尿病患者可適量食用並同時減少主食的量。

比如多進食肉蛋奶等伏質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能改膳營養不良者的營養狀況,但卻會加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病情。可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不能人云亦云,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的食物,採取合適的膳食結構,才能真正維護健康。

近年國人的膳食結構越來越西化,肉、油脂等的攝入大幅增長,而蔬菜、雜糧粗豆等則有所減少,使得多種慢性病發生率有升無降,得病後相信一些飲食偏方,結果卻延誤病情。與單一食物比較,好的膳食結構更重要。健康飲食強調均衡,各類食物按比例進食,食物選擇多樣化,吃得越雜越混越好。

可實際上,不可能完全按照膳食指南和寶塔的推薦來安排日常飲食,但我們若能掌握其中精髓,總體保持合理、均衡、搭配的膳食結構,同樣能獲益。要預防疾病、要採取健康的膳食模式,但不要過分較真、照本宣科,學會讓自身的膳食在一段日子裡趨於平衡、合理,趨於指南推薦量及比例,這樣才不會失去生活、飲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