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50人中至少一人患此新型怪病

我們身邊經常有一些人顯得很高冷——記不住人,而這些人經常會用“臉盲”來推脫解釋,調查研究發現,五十人之中必有一人是臉盲者。那麼,臉盲究竟是不是一個病?這些人究竟是假“臉盲”還是真“高冷”?

健康大揭秘:

首先我們先瞭解一下,人是怎麼識別人臉的?

大腦中很多個部位都參與了對容貌影像的資訊處理,不過影像學研究表明一個叫做梭狀回面孔區的部位尤其重要,這是大腦顳葉的一部分。大腦後部的枕葉面部區可能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負責分辨看到的物體是不是人臉。

資料

臉盲症又稱“面孔遺忘症”,是對臉型喪失辨認能力的疾病。全球大約有2%——3%的人患有該病,也就是說大約每50個人中就會有1個人臉盲者,這些人嚴重的甚至可能分辨不清不同的物體。

原因

臉盲症大致可以分為獲得性面孔失認症和發展性面孔失認症。

獲得性面孔失認症是指由於後天(特指成年後)的疾病或者腦部創傷,導致顳葉中與面孔加工相關的腦區受損而出現的面孔識別障礙。那一路神經就像一個存儲視覺分析資訊的倉庫被毀壞了一樣,所以就造成了認知障礙。獲得性面孔失認症也是最早發現的一種面孔失認症。

這一類的原因,簡單點說,就是大腦受傷了!

發展性面孔失認症指出生起就伴隨的特異的面孔識別障礙,不存在任何腦損傷或其他基本認知能力異常。發展性面孔失認症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並不是什麼罕見的問題。我們平常朋友間互相說的“臉盲”通常都是指這種類型。

這一類的原因,簡單點說,就是天生的!

假臉盲

上面我們說的都是真臉盲,其實在生活中還有一些情況,並不屬於真的臉盲症患者。

1、分不清外國人

不光是我們分不清歐美人的面孔,許多歐美人也分不清亞洲人的長相,白人也分不清黑人的長相。這種跨種族面孔識別困難的現象有一個專業名詞:異族效應(other-race effect)。

異族效應(other-race effect),是指無法分清外國人的長相。這是由於我們在知覺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知覺窄化(perceptual narrowing)”。 從表面看來,“異族效應”和“臉盲”的表現都是認不出人,前者認不出異族的臉,後者認不出大部分的臉,貌似只是範圍和嚴重程度不同。但是實際上,產生原因大不相同。

臉盲究竟是怎麼回事?

2、心理精神因素

現在人生活壓力大,每天接觸很多資訊,應接不暇,導致心理面臨多種應激狀態。個體在應激狀態下精神功能會發生“解離”,處於“解離狀態”,很多人出現 “相見不相識”的情況,這並不屬於真正的臉盲。

健康總結:

50個人中就會有1個人臉盲者,所以說我們的身邊這類人其實很多,他們不是高冷,不是目中無人,不是怕你借錢,他們是真的有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