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臟早搏一定是心臟病的徵兆嗎?

心臟正常工作時,通常先發出電的激動,其後有機械性活動,從而有節奏地泵出血液,供應全身代謝需要。心臟電活動的起源點是竇房結,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醫院所做的心電圖上提示的竇性心律。如果其它部位起搏點搶先激動,就會使心臟提前收縮一次,這種情況即稱為早搏。按照提前的部位,早搏可分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交界區性早搏。

心臟早搏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有些人們偶爾有早搏的感覺,或在體檢時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中捕捉到了心臟早搏,因此而感到恐慌,還有人認為心臟早搏是心臟病的徵兆,這種想法正確嗎?下面讓海思康橋的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心臟病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類。功能性早搏並沒有實質性心臟病,在健康人群中也很常見,用動態心電圖連續監測,70-80%的人可以記錄到早搏發生。功能性早搏可以由吸煙、飲酒、喝濃茶、喝濃咖啡、精神緊張焦慮、疲勞、失眠以及一些藥物誘發,這類誘因消除,早搏可以自行消失。器質性早搏則是由於實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或由內分泌紊亂如甲亢、電解質紊亂等其他系統疾病引起,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後早搏才能緩解。

因此,早搏這種現象有可能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有可能是惡性心臟病的病的早期表現,大家如果發現早搏,既不用恐慌,也不要忽視,一定要仔細尋找病因,判斷困難可以到醫院進行體格檢查、心電圖、X光、超聲心動圖、生化、甲狀腺功能等檢查,求助醫生甄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