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健康貼士】您瞭解膽囊息肉嗎?

膽囊息肉又稱為膽囊隆起樣病變,是指膽囊壁向囊內呈息肉樣隆起的一類疾病。膽囊息肉一般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偶然在B超檢查時發現膽囊息肉,少數患者有上腹不適、噁心嘔吐、食欲減退,可伴有腹痛, 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伴有向右肩背放射,無發熱和黃疸。也可引起黃疸、膽囊炎、膽道出血、胰腺炎等。位於膽囊頸部的長蒂息肉,可出現膽絞痛,在炎症感染時有急性發作的表現。

近年來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食和環境的多元化發展,促使膽囊息肉的發病率逐漸升高。膽囊息肉已經成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它的出現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和壓力,產生膽囊息肉的原因很多,下面瞭解一下主要幾點:

1、膽汁分泌過多

膽囊息肉的病因可能是因為膽汁分泌多,當膽囊過度濃縮膽汁的時候,膽囊就容易被膽汁腐蝕損壞,出現炎症,也就是膽囊炎,久而久之使得膽囊壁不能癒合,從而形成膽囊息肉。

2、飲食不規律

飲食與膽囊息肉的產生存在明顯的關係,因為,膽囊中的膽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飲食沒有規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則膽囊分泌的膽汁得不到利用,導致膽汁在膽囊中滯留時間過長,從而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膽囊息肉增大或增多。

3、社會環境因素

現代社會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壓力較大,經常出現情緒波動較大,煩燥易怒,情緒抑鬱,日常活動較少,經常熬夜及生活不規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的檢查和治療

超聲影像檢查是膽囊息肉的首選方法,檢出率高達90%以上。臨床上多採取手術治療,息肉大於10mm,基底部寬且蒂粗大者,多普勒彩超檢查病變有豐富血供提示為惡性新生物,均為手術治療指標,但並非所有膽囊息肉都需手術治療,小於10mm以下,無臨床症狀的,可動態觀察隨訪,另外飲食上也要注意:飲食清淡,注意低脂肪,低膽固醇,多吃水果蔬菜。另外,對於膽囊息肉比較大,並且有明顯增大趨勢的情況,建議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