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危險!別錯將中風當“春困”

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皮膚的毛細血管和毛孔會明顯舒張,體表的血液迴圈也隨之旺盛,流入大腦的血液會比冬天少。大腦的氧氣供應量減少,導致了腦神經細胞興奮程度的降低,人體一時還適應不了這樣的氣候變化,於是出現了軟綿綿、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春困”現象。但對於老年人來說,中風前兆也往往有類似“春困”的現象,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研究發現,大約有70%至80%的缺血性腦中風病病人,在發病前一周左右,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頻出現打哈欠等犯困現象。其原因是中老年人,特別是患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者,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管腔變窄,血管壁彈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腦的血液量減少。

而大腦對氧氣十分敏感,當大腦缺血缺氧時,即引起哈欠頻頻,昏昏欲睡。因為打哈欠可使胸腔內的壓力下降,使上下腔靜脈回流心臟的血量增多,心臟的輸出血量增多,腦細胞的供血能力得到改善。但這種改善是暫時的,因此,頻頻哈欠常預示缺血性腦中風可能會在近期發生。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出現白天犯困、哈欠連連時,別誤把中風當“春困”,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應該在醫生指導下,對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積極進行治療。飲食上宜清淡,避免高脂飲食,戒煙限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防止激動,並注意防寒保暖,這些做法對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有積極的作用。

春捂防寒應有度

春捂是防春寒的有效措施,適度春捂是保養人體陽氣的科學方法。尤其是清晨與夜晚,穿衣蓋被應該偏多偏厚一些,重點是捂身體下部。保養陽氣能增強抵抗力,避免寒邪入侵,有效防止多種傳染性疾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人更需防寒、保暖、壯陽氣,以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的發生。


但是,春捂也應該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誘發春火的產生。另外,飲食上要注意調養肝氣、去春火,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類及其製品;蔬菜有芹菜、油菜、胡蘿蔔等;果品有栗子、紅棗、枸杞子、鳳梨等。將這些食品科學搭配食用,能從中攝取豐富的營養,特別是蔬菜中的多種維生素,可充分滿足肝臟的需要。除了春捂有度與藥食調理外,還需要調養精神,制怒養肝,以防春火萌動。

對身體進行“大掃除”

人體不但要遭受環境污染帶來的毒素影響,自身也因不良飲食習慣產生有害物質。健康專家提醒人們,春天人體內積存下來的廢物會現出“原形”,傷害人體健康。所以,在春季來臨之際,應儘早進行體內“大掃除”。體內“大掃除”要用好“三把掃帚”——

物理掃帚 主要是指食物中的纖維。要注意補充膳食纖維,一般來說,蔬菜中膳食纖維的含量為1%至2%,平時如果能適當注意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即可滿足人體對膳食纖維的需要,有助於清理人體內的“垃圾”。

化學掃帚 主要是指維生素E和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E是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劑,能阻止脂質的過氧化作用,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卒中和心肌梗死。蔬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等,有助於“化學掃帚”功能的發揮。每100克蔬菜維生素C的含量在40毫克以上的有:蘿蔔纓、甜椒、油菜、花菜、甘藍、苦瓜、西洋菜、綠花菜等。


生物掃帚 主要是指抗氧化酶以及居住在腸道內的益生菌。在酶類清除劑中,最出名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大蒜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豐富的蔬菜。另外,紅色、紫色蔬菜,像紫甘藍、紫菜尖、紅豇豆、紅皮蘿蔔、心裡美蘿蔔等,它們都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功能。此外,經常喝點優酪乳也能補充益生菌,可以更好地發揮生物掃帚的作用。

多種方法解“春困”

健康專家提醒,犯了“春困”,不要只是多睡覺、補睡眠,而應找到“春困”的諸多原因,對症調養,以緩解“春困”的困擾。


堅持體育鍛煉 要做到清晨早起,松解衣扣,放鬆形體,信步漫行。可選擇輕柔舒緩的活動項目,或練字功、或做體操、或慢跑、或打太極拳,活動關節、舒展肢體,使郁滯宣行,氣血疏通,陽氣生髮。

補充足夠氧氣 要解除“春困”,無需追加賴床時間,只要按照人體四季變化的自然規律,順應春季陽氣生髮的特點,補充氧氣,刺激感官,調節精氣神,食養神血,便可奏效。

適度刺激大腦 勤開窗換氣,避免室內氧氣減少和二氧化碳增多;多進行戶外活動,如散步、慢跑、做操、打拳,呼吸新鮮空氣,促進全身血液迴圈。

喝清淡花草茶 春茶味正香,多喝些清淡的香茶也能醒腦助神,減輕“春困”。有條件者可種養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時令花草,有助於調節情緒、煥發精神。

注意飲食調養 春天陽氣生髮,溫食有助於護陽,薑、蔥、韭菜宜適度進食,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白菜宜經常食用,至於寒涼、油膩、黏滯之品易傷脾胃陽氣,則應儘量少食,否則會加重“春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