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天氣轉暖別急著脫厚衣服

隨著天氣轉暖,我們的周圍逐漸顯露出春暖花開的跡象,不少人開始脫掉厚厚的棉衣。可是氣象部門提醒,近日溫差較大,可能有冷空氣來襲,市民不要急於把棉衣脫下身。


“春捂秋凍是人們在預防疾病的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性。”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伯群說。除了“春捂秋凍”的說法,民間還流傳“春不忙脫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的俗語,都是勸人們初春季節,適當捂捂更健康。

“春捂”強調衣服要遞減

“是否春捂,要與個人體質掛鉤,有人怕冷也有人怕熱,一些寒性體質的人夏季仍覺不暖,也有人在初春就穿短袖的。”李伯群說,“中醫認為,春季陽漸升,陰漸藏,一般來說,初春季節,人們的機體調節功能,尤其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小孩,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稍不注意就會生病。”

春季應該怎樣捂?李伯群告訴記者,不要一下子脫得太多,“春捂”要捂好腿腳,腳離心臟最遠,血液迴圈比較差,易受到寒冷空氣的侵襲。注意天氣預報,有寒潮過境,在冷空氣來臨前的一到兩天,適當增添衣物。

恰到好處的“捂”,可將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門外。此外,“春捂”也不是說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衣服要遞減,即衣物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一件一件地脫。

當然,“春捂”只是被動防禦,要想進一步防病健身,平時就必須加強鍛煉,增強肌體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適當給孩子捂著點兒

“春季天氣多變,天氣突然轉涼感冒的患兒就會增加,所以春天家長更應注意,適當給孩子捂著點兒。”鄭州市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劉靜炎說。

如果過早地給孩子脫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遇到氣溫下降,孩子就難以適應,外出遭受冷風刺激,張開的毛孔會馬上收縮閉合,體溫調節失靈,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而造成上火,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傷風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尤其是小小孩兒,更要捂一下,但對於喜歡到處活動的孩子,適當減一些衣服,以防玩得大汗淋漓後被風吹,反而會感冒。”劉靜炎提醒,“初春,孩子可以穿得比冬季少一些,家長也要注意天氣變化,多提醒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