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接種疫苗後就不得傳染病了嗎

為什麼接種疫苗能預防疾病

科學研究表明,當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時,身體就會產生一種抵抗這種細菌或病毒的物質,這種物質叫做抗體。不同的細菌或病毒會產生不同的抗體,稱為特異性抗體。病癒後,這種特異性抗體仍然存留在體內,如再有相應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這種特異性抗體就能保護身體不受這些細菌或病毒的傷害。

預防接種就是人為地將經減毒或滅活等工藝處理的少量細菌或病毒及其代謝產物接種給人,使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或細胞免疫反應,從而產生針對該種病原體的抵抗能力。

接種疫苗後是不是就一定不得傳染病了

預防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並非是100%,多數疫苗的保護率>80%。由於受種者個體的特殊原因,如免疫應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導致接種後免疫失敗。但大量的研究證明,即使接種疫苗後發病,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其患病後的臨床表現要輕很多。

為什麼一定要按免疫程式進行預防接種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式,這是根據臨床試驗和多年科學實踐為依據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劑接種才能使兒童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隨著兒童的長大,體內原有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因此,有些疫苗還要進行加強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