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關節炎渾身疼,一則偏方竟瞬間搞定

如果患上風濕性關節炎,一定要快點治療,不然小病變成大病之後再治療可就麻煩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很多,泡腳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也是很好的方法。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中醫稱為痹證。風濕病可反復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

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風濕性關節炎用泡腳的方法調理,有很好的效果。用中藥泡腳是利用熱水促進藥物滲透進入人體的作用,即可保證藥物能通過腳部透達周身經絡,又不會出現口服藥物過量導致不良反應。風濕性關節炎泡腳藥方:寬筋藤 30克、防風30克、透骨草30克、蒼術30克、雞血藤30克、花椒 30克、細辛10克、鹽150克。長期使用,效果更好。

把上述藥煎水,爾後適溫,即可泡腳。平時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才對病情有較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