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拔罐後需避開常見4大誤區

(原標題:拔罐後不宜洗澡 需避開常見4大誤區)

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適用于所有人群。拔火罐時,使用的火罐總共有三類,分別是竹罐、玻璃罐、抽氣罐。

火罐的三大類別

竹火罐

竹筒火罐用堅固的細毛竹,截成長約6—9釐米的竹管(不宜過長或過短,過長者重量較大,容易脫落,過短者由於管腔容積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著),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口徑約為3釐米、4.5釐米、6釐米不等。用刀刮去青皮及內膜,管壁的厚度約2~3分,用砂紙磨光,口圈必須平正光滑。竹罐的特點是:輕巧、價廉、不易跌碎、比重輕、吸得穩、能吸收藥液、且取材容易、製作簡便。缺點是易爆裂漏氣。

玻璃罐

肚大口小,口邊外翻,有大、中、小三型。這種火罐的優點在於其質料透明,可以從外面看到吸著面皮膚的變化,易於掌握拔火罐後局部反應的程度;缺點是容易破碎。

抽氣罐

用青、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潔,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以便抽氣時使用。現在有用透明塑膠製成,上面加置活塞,便於抽氣。這種罐亦易破碎。

拔火罐四個誤區還是需要多警惕的

誤區1拔火罐後就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拔完火罐後就洗個澡,認為這樣很舒服,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時候的皮膚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這時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裂、發炎。特別是洗冷水澡,由於此時皮膚的毛孔正處於張開狀態,所以很容易著涼。

專家建議:正確的洗澡時間是在拔罐後的1-2小時。拔罐後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溫度要稍高一些。

誤區2 拔的時間越長越好

不少人認為拔火罐的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甚至認為,要拔出水皰才能體現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因為火罐拔得時間過長,就可能會出現水皰,這樣不但傷害到了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專家建議:正確的拔火罐時間應該是在10-15分鐘。如果是身體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時間要減半。

誤區3 同一位置反復拔

一次不成就拔兩次,同一個位置反復拔,認為這樣才能拔出效果。其實這樣做,會對皮膚造成損壞,比如紅腫、破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專家建議:拔火罐的時候,可以在多個位置拔,以增加治療效果。

誤區4 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認為我哪裡不舒服就拔哪裡,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實這樣也是錯誤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為這樣拔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專家建議:我們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