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鹹菜 酸菜要與新鮮蔬菜同時能防癌

醃制酸菜是一個亞硝酸鹽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過程,如果食鹽的添加量不夠,細菌不能被完全抑制,會使硝酸鹽還原成有害的亞硝酸鹽。另外,酸菜醃制的時間也是保證安全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醃製品在被醃制的4~8天內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第9天后開始下降,20天后開始消失,如果在不合時宜的時候進食了酸菜,很有可能導致亞硝酸鹽中毒。因此在醃制酸菜的過程中,最好每公斤白菜放4粒維生素C,用以阻斷亞硝酸鹽的生成,加入維生素C400毫克或防腐劑苯甲酸50毫克,分別可阻斷75%和98%的亞硝酸鹽產生,還能防止酸菜發黴。吃醃菜時最好同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辣椒、菜花、香菜、鮮橘、柚子等。這是因為這些果蔬中維生素C能與亞硝酸鹽發生還原反應,阻止致癌物質生成。鹹菜、酸菜不可過多食用,應將攝入量控制在每天30克以下。

醃制酸菜的常識:

1、添加維生素C預防酸菜長白毛

蔬菜裡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在某些細菌的作用下,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而維生素C是抑制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的最有效物質之一。有人做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1公斤菜中加入400毫克的維生素C,可以大大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這樣做還能防止酸菜發黴、長白毛。有一點需要提醒,醃制時,用涼開水將維生素C溶解,切忌用熱水,以免破壞維生素C,影響醃制效果。

2、溫度在5~15℃時才適合醃酸菜

醃酸菜要等氣候轉涼以後醃制,溫度在5~15℃為宜。溫度過高菜容易腐爛,溫度過低不利於發酵。具體做法是,挑選個大、心實的白菜,摘去老葉子和腐敗的幫子,洗乾淨,從中間將白菜劈開成兩瓣,一層層轉圈擺實,每層適當放些鹽(放鹽量為4%)。然後把菜放入缸中,注意一定要壓實,菜與菜之間不留空隙,減少白菜和空氣的接觸,再倒進泡了維生素C的水,以浸過菜面為宜,最後把容器封實。

一般來說,醃制後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酸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最多,到二十天之後含量就變得非常低,基本上對人體無害。此外,吃酸菜的同時吃點新鮮的蔬菜水果,也會阻礙亞硝酸鹽的生成。

吃酸菜的注意事項:

1、外買或外吃酸菜的注意事項

當不願意自己動手醃制,去市場買酸菜吃的時候,注意首先要選品質好的酸菜,整棵的好酸菜菜幫一般是微白透明的,菜葉帶一點黃。酸菜買回家後,要多清洗,洗到水清涼為止。其次,在飯店裡吃酸菜時,要看顏色,優質酸菜煮出的湯是淺黃色,菜呈金黃色的必定是劣質酸菜,是加入了工業色素導致的。第三最好到大的商場或超市購買醃制好的酸菜,買正規廠家的產品,許多小賣店的酸菜是速醃菜,是加入冰醋酸快速醃製成的。有的生產者為使酸菜有賣相,還加入了工業用的“日落黃”、“檸檬黃”等色素。吃酸菜時最好同食新鮮蔬菜吃酸菜時,最好一同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中的辣椒、菜花、香菜、蒜苗、芥菜、苦瓜、雪裡蕻等;水果中的鮮橘、柚子、鮮棗、山楂、櫻桃、獼猴桃、草莓等。這是因為維生素C能與亞硝酸鹽發生還原反應,阻止致癌物質的生成;也可在飯前或飯後口服維生素C。

2、不要過多和長期食用酸菜

亞硝酸鹽作為膳食食物中的自然存在物質,每天都會隨著糧食、蔬菜、魚肉、蛋奶而進入人體。自然界中的亞硝酸鹽在蔬菜中的平均含量大約是4毫克/千克;而醃制的各類鹹菜中,亞硝酸鹽平均含量在7毫克/千克以上。儘管日常膳食中絕大部分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均以“過客″”的形式隨尿液排出,但如果體內亞硝酸鹽含量超過200毫克,情況就不妙了。

此外,有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國內某些長期食用醃制食品的地區,食管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其中一個主要致病誘因,便是長期大量進食酸菜,發病率與食用酸菜的量和持續的時間成正比。所以,食用酸菜時一定要適度,尤其是已變味或黴變的酸菜絕對不能吃;倘若食用酸菜後出現全身乏力、心慌氣短、腹脹等症狀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