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小雪節氣的習俗

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這一天的到來,天氣也會逐漸變冷,人們也會根據小雪節氣有著一定的民間習俗,基本上都是從古流傳至氣的一些很具體意義的習俗,但是每個地區的氣候也有所區別的,因此,在習俗上也就有了一定的區別,那麼,小雪節氣的習俗有哪些呢?讓我們來瞭解下吧。

小雪節氣的習俗

小雪節氣後,氣溫急劇下降,是醃臘肉的最好時機,這個時候醃臘肉不只是不容易壞,還可以等到過年的時候與親朋好友一起享受,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情。而在南方某些地方,在農曆十月是吃糍粑的習俗,用糯米蒸熟搗爛製成的,是在傳統節日時的一種祭品,最早是祭牛神的供品。

臺灣在小雪氣節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在臺灣中南部的漁民們,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開始了曬魚幹的工作,因為在小雪節氣前後烏魚群就會來到臺灣海峽,因此,有話話說的好,十月豆,肥到不見頭,說的就是在嘉義縣布袋這一帶,只要是到了農曆十月就可以捕到豆仔魚了。

另外,土家族在小雪節氣的習俗也有所不同,土家族開始了殺年豬,迎新年的活動,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讓寒冷的天氣有了一些氣氛,吃刨湯已經成了土家族的一種風俗習慣,所謂的刨湯肉,說的是剛殺的豬,用開水退毛,這時豬已經死了,但是土家族的人們要趁著豬肉還沒有完全冷卻時,做成美味的鮮肉用餐,這成了刨湯肉,還有人叫吃活肉或者是吃活食。

小雪節氣的習俗有著各種各樣的,都是根據不同地區以及氣候的不同,習俗也會有所不同,但是每個地區的習俗對於當地的地區人們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有著不同的意義,但是這些習俗給人們的生活都增添的了許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