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厲害了word的哥 厭食症的罪魁禍首

核心提示:英國研究表明,厭食症實際上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而非簡單的心理異常。同時,他們認為慢性疲勞症與過敏性腸綜合症的發病也許有著相似的原因。

厭食症是致死率最高的心理疾病,而且我們目前對引發這一疾病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法知之甚少。不過不過,科學家們認為我們長期以來的研究方向可能出現了偏差。

厲害了word的哥!厭食症的罪魁禍首

來自英國的一個研究組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稱厭食症實際上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而非簡單的心理異常。同時,他們認為慢性疲勞症與過敏性腸綜合症的發病也許有著相似的原因。

"心理因素當然很重要,不過它作為主要因素的證據不夠充分",研究者們說道。該文章發表在《Medical Hypotheses》雜誌上。

那麼有關厭食症的相關研究,梅斯醫學小編為您娓娓道來。

新型動物模型揭示了人類厭食症的發生機制

神經性厭食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因此,迫切需要明確這種飲食失調的治療靶點。現在,來自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的研究人員使用新的小鼠模型描述了導致神經性厭食症發生的遺傳和環境危險因素,該研究結果已線上發表於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這項研究是在小鼠和非人類身上進行,因此研究人員指出,“總是會有人質疑小鼠模型充分類比人類中如厭食症一樣複雜的疾病的相似程度。”

但是,研究人員表示該模型在很多關鍵的地方準確地反映了促進進食障礙的因素,包括早期生活壓力和BDNF基因變異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機體的敏感性;以及節食常常導致厭食症的發生,而且其發病高峰是在青春期。

Moneek Madra 博士表示,“本研究中,我們最終建立了的動物模型,幾近複製了引起人類厭食症行為的影響因素。”

relamorelin治療神經性厭食症

內分泌學會年會公佈了胃饑餓素受體激動劑relamorelin治療神經性厭食症的2期概念驗證資料。

為評估relamorelin對胃排空時間和體重的影響,以及該藥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麻省綜合醫院神經內分泌的Anne Klibanski博士和同事進行了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納入了22名神經性厭食症女性患者,隨機分為每天一次100 μg relamorelin或安慰劑,共4周。

資料顯示,relamorelin組與安慰劑組相比,患者的胃排空時間顯著更短(P = .03),體重增加更多(0.86 + 0.4 kg vs. 0.04 + 0.28 kg (P = .12))。並且患者對relamorelin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研究期間有2名患者因為饑餓感的不斷增加,未能完成研究。

Anne Klibanski博士說:“relamorelin治療神經性厭食症的首次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該藥物是十分有前途的,該藥物可能是從以下兩方面起作用:一是直接刺激饑餓感,而是讓厭食症患者的胃排空正常化。在未來,將會對該藥物治療神經性厭食症的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研究。”

過度關注臉或與神經性厭食症有關

日本獨協醫科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報告說,他們注意到很多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存在認知異常,總覺得自己要比實際情況肥胖。研究人員請15名女性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參加試驗,讓她們觀看自己和他人面部的照片,同時分析其大腦內部負責識別身體和面部形象的“梭狀回”的血流量,並將這些結果與正常人進行對比。

結果發現,正常人只有在看到自己的面部照片時,梭狀回的血流量才會增大,但是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看到他人面部的照片時,梭狀回的血流量也會增加,和看到自己面部照片時一樣。

研究小組認為,正常人更關注自己的面部,而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有可能無法準確區分自己和他人,所以對於他人的面孔也過度關注。這一發現或有助於對神經性厭食症進行診斷。

肥胖或厭食症個體或很難區分出食物的“味道”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通過研究發現,厭食症或肥胖女性或許對味道的反應並不相同,而這一研究或將幫助開發治療飲食失調的新型療法,相關研究刊登在了國際雜誌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上。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106名年齡相近的女性進行研究,當其品嘗糖水或無味道水溶液的時候研究者對參與者進行大腦掃描來研究大腦腦島區分不同味道的方式和機制。結果表明,相比對照個體而言,那些神經性厭食症或肥胖的個體往往很難區分出無味水和糖水;Frank說道,如果你不能區分出味道差異,那麼就會直接影響你的飲食方式,而同時這也會影響到大腦的獎懲回路。

研究者指出,這些改變都發生在不同的水準之下,比如瘦素和其它激素會在肥胖和飲食障礙個體機體中發生改變,其會影響大腦對食物的反應,而與此同時,腦島識別味道能力的下降或許取決於大腦中特殊區域的結構改變,而這就會導致腦島中不同途徑的味覺信號處理過程被改變。

雌激素替代療法可緩解厭食症女孩的體重焦慮症狀

據麻省總醫院和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研究者的一項小型、隨機研究報導,如果患厭食症的青春期少女的雌激素恢復到正常水準,他們對體重增加的焦慮就會減少。

飲食障礙量表II問卷和身體形態問卷(BSQ-34)的評估顯示,雌激素替代療法不會直接對患者的飲食態度和身體體型認知產生影響,然而,該療法確實能防止患者身體不滿意度和狀態性焦慮的增加——與體重增加相關的一種短暫的焦慮狀態,其發生在安慰劑組,並在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中較為常見。

“我們之前的一項研究已經表明生理性雌激素替代療法在促進厭食症青春期少女的骨增長比率正常化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J. Bone. Miner. Res. 2011;26:2430-8),這看起來又是一項額外的有利發現,其有可能會對雌激素分泌不足的少女早期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治療神經性食欲缺乏症造成影響。但是,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對這些發現進行驗證,目前就建議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治療焦慮問題還為時尚早,” Misra博士說。

研究發現,研究組女孩的雌二醇水準平均增加了117.0 pg/mL而安慰劑組平均增加了22.4 pg/mL。研究者稱他們的研究無任何需公開的利益衝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該研究提供了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