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心血管遭遇“倒春寒”

“倒春寒”就是在春季氣溫回暖時出現的溫度驟然下降的情況。在春季,倒春寒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氣候現象。人們時常會感覺到白天是陽光和煦,早晚卻寒氣襲人,難以適應。專家提醒廣大心腦血管患者,季節交替,血壓容易發生波動,容易引起血管痙攣,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階段,需注意預防。

心腦血管遭遇“倒春寒”

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冬季是其高發季節,很多中老年人在冬季都十分注意養護心腦,但是春天氣溫回升後,很多中老年人會放鬆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警惕。孰不知早春的“倒春寒”會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冷熱交替,血管就會收縮膨脹,心腦血管負荷加重,血壓升高,遭遇心腦的“倒春寒”,如果自身心腦功能脆弱,就很難適應氣溫驟升驟降的變化,發生心腦血管的意外。

心腦“倒春寒”往往有信號

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前,往往有信號。以腦血管意外為例,張俊主任指出,腦血管疾病發病前往往會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表現為一過性的偏癱,一過性的失語,一過性的運動障礙等。但這些症狀往往在一個小時之內得到緩解,容易被忽視。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需要早期干預,加強重視,臨床常用含有紅花、冰片、維生素E和B6成分的五福心腦清,其中的維生素E、B6對血管內膜也是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可以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阻擋誘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心腦“倒春寒”潛藏生活中

很多中老年人會選擇在春天進行晨練,但是在早晨暴露於嘈雜交通噪音環境中鍛煉,會增加患中風的危險。對老年人而言,噪音起點為60分貝,之後每增加10分貝,老年人中風危險就會增加27%。加之“倒春寒”,早晨一般氣溫低、霧氣重,對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非常不利,噪音和污染隨時會成為生活中襲擊心腦血管的殺手。

心腦“倒春寒”吃穿巧應對

倒春寒,最需要重視的就是保暖,尤其是年老體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要需要注意“春捂“,以適應“倒春寒”的氣候特點。飲食方面可以側重菌類食物黑木耳、香菇等。這些菌類食物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有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提倡早期使用維生素E,在細胞沒有發生病變之前,提前使用維生素E進行干預,可以起到避免危險因素破壞心腦血管的作用。含有維生素E的食物,如堅果、花生、芝麻等,藥物有五福心腦清,都能阻止自由基對血管壁的損害,從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