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高血壓患者要過好寒冬這道關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寒冬是一個重要的關口。高血壓患者在這個季節,一定要格外注意血壓的變化。

冬季血壓會偏高

人的血壓一天24小時都是在變化的,當然也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不少患者夏天時血壓很容易控制,甚至偏低,可一到了寒冬血壓就會明顯升高,甚至增加藥物後仍很難控制。

之所以寒冬時節血壓會升高,是人體對周圍環境變化的反應,冬季寒冷促使血管收縮,加上運動減少、出汗排鈉減少,會引起血壓明顯升高。血壓過度升高就會使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血栓、腦出血的發病率大大增加。由這些疾病帶來的嚴重後果是死亡率增加、致殘率增高。

血壓必須常監測

當寒冬到來時,為了防止腦出血等高血壓的嚴重併發症,應特別重視對血壓的監測。對於血壓尚不穩定的患者應每天監測血壓變化,尤其是要注意觀察早上服藥之前的血壓、晚上睡覺之前的血壓,如血壓不穩定應及時就診,調整藥物治療。以前吃一種藥的病人可能要增加劑量或者吃兩種藥物。

患者也可以到醫院做一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對於血壓波動較大者有助於更合理地調整藥物。

鍛煉應避開晨峰

人的血壓是24小時波動的,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人在夜間睡眠時血壓較低,大約在淩晨2時~3時最低。清晨醒來前血壓快速升高,晨醒後活動的最初幾小時內(6時~9時)血壓達到或者接近最高峰。這時的血壓甚至比夜間高40毫米汞柱~50毫米汞柱以上,這在醫學上叫作血壓晨峰現象。

對於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這是個危險時間,因為此時病人的交感神經處於興奮時期,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此外患者一夜沒有喝水,而通過呼吸呼出不少水分,血黏度增高。對於有動脈粥樣斑塊的病人來說,此時斑塊容易破裂,導致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因此不主張血壓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壓病人晨練,應該在血壓相對穩定後再恢復晨練。

飲食起居多注意

高血壓患者在冬季的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遠離“三高”食物,多吃五穀雜糧,適當多喝水,可多喝粥或湯,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室內外合理溫差。高血壓患者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和對血壓的調控能力差,血壓易波動。所以,室內溫度宜保持在20℃~25℃,經常通風換氣,驟冷和大風降溫時少外出。

如果面部或四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乏力,說話困難,或者突然有眩暈感,頭痛難忍,而且由間斷性變為持續性,或伴有噁心嘔吐,這些可能是腦出血或腦血栓的早期信號。此時,患者應保持安靜,平臥,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家屬應注意,在剛發病的急性期內儘量不要搬動患者,否則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務必保持電話暢通,並派人在標誌明顯的地點引導救護人員到來。

張海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