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骨折後不癒合怎麼辦,做好護理是關鍵

很多人出現骨折後不癒合的現象,這都是因為骨折後的護理沒有做好,想要骨折儘早的癒合一定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鍛煉,還要臥床護理,飲食上要增加營養。

一、骨折護理

1,注意固定不要太緊。骨折病人經過整複和固定以後,要特別注意觀察石膏或夾板固定的是否太緊。如發現骨折部位的遠端(手指或腳趾)有血運障礙,即腫脹嚴重或皮膚發紫,應及時請醫生處理。經常檢查石膏或夾板邊緣的皮膚有無受壓情況,如發紅或破潰時請醫生處理。

2,加強功能鍛煉也很重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儘早下床活動,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體的運動,以促進血流迴圈,有利於骨折的癒合和功能的恢復。

3,抬高患肢。骨折後應抬高患肢(用枕頭墊起骨折的肢體)促進血液迴圈,防止過度腫脹。

4,患者的臥床護理。骨折後長期臥床的病人,應睡木板床,有利於健康,還要注意定時翻身,按摩受壓的皮膚,防止發生褥瘡。

5,飲食護理。家屬要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注意加強營養 ,常吃些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常喝些骨頭湯,以補充鈣質。

二、骨折西醫治療

1.復位

是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係,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

2.固定

骨折復位後,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固定方法稱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則稱內固定。

3.功能鍛煉

通過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迴圈,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儘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