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謹慎-年輕人更易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12/8 kPa(90/60mmHg)即為低血壓。根據起病形式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低血壓。年青人易患的體質性低血壓則屬於慢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輕者可無任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由於年輕人多喜歡在家玩電腦,很少戶外運動。久而久之,血管的活動也隨之減少,使得血管的反應能力慢慢變差,隨便一個動作也會使血管一時間反應不過來,血壓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順利回升。

再則很多年輕女性為了保持自己苗條身材,長時間節食,不吃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最後導致是營養不均衡,飲食結構不合理。患上了體質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則需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以改善。

1.適當加強鍛煉

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迴圈。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慢跑、健身操等。

2.調整飲食

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回流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

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或吃稍鹹的飲食以增加飲水量,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

適量飲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