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夏季常常出汗是哪些原因呢

本文重點:夏季天氣熱,人身體出汗是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有一種出汗會讓感到不舒服,那就是手心了。因為出汗總是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夏季出汗的原因是什麼?

夏季天氣熱,人身體出汗是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有一種出汗會讓感到不舒服,那就是手心了。因為出汗總是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夏季出汗的原因是什麼?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2、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迴圈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3、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

4、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佈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5、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夏季出汗多該怎麼治療?

1、出汗過多往往是一些內科病的外在表現,如甲亢、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風濕熱、結核病等,患者常出現自汗、盜汗等異常現象。在內科治療的基礎上,可以輔助按摩下面3個穴位,有助於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過度出汗。

(1)、合穀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按揉合穀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穀”意指大腸經氣血彙聚于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穀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按揉要點: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穀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2)、複溜穴。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2指寬處。“複溜”一詞中,“複”是反復,“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蒸發上行。按揉複溜穴的止汗功效在於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謝正常。合穀和複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檔”。按揉要點:合穀穴要重點揉,複溜穴要輕揉。出汗過多時,可先按揉合穀2分鐘,以感覺明顯酸痛為度,再輕揉複溜2分鐘。

(3)、足三裡。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足三裡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按足三裡對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裡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為適宜。按揉要點: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裡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按揉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鐘。

攜手健康網溫馨提示:夏季常常出汗,仍舊需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瞭解自身該注意飲食,在飲食方面儘量避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少喝酒抽煙,這樣不僅使出汗的情況能得到改善,對於年輕人還可以減少長青春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