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陰虛體質立秋時節養生方法

今年立秋是8月7號。“秋者,揫 也,物於此而揫斂”,立秋是秋季的開始,萬物結實成形,收穫的季節到來了。“立秋涼風至”通常是北方人才能體會到的幸福,南方往往還是“秋後一伏熱死人”。三伏天也將在立秋節氣結束,所以,即使熱也熱不了多久了。飲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不宜出大汗,早睡早起,收斂心神,以順應秋氣之收斂。

陰虛體質立秋飲食小貼士

適宜:番茄、馬齒莧、木耳菜、葡萄、蘋果、茄子、鮮藕、綠豆芽、海蜇、牡蠣、芝麻《遵生八箋》曰:“秋三月,主肅殺。肺氣旺,味屬辛。金能克木,木屬肝,肝主酸。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如此時正上市的各種酸味果蔬:番茄、馬齒莧、木耳菜、梨、葡萄、蘋果、芒果等可多吃點。

北方秋燥開始顯露頭角,陰虛質適宜吃:蓮藕、豆腐、海蜇、牡蠣、芝麻、蔬菜粥、豆漿、煮花生等滋潤的食物。這些食物潤而不涼,兼有陽虛的陰虛質也可以多吃些。“三伏烙餅攤雞蛋”也是適合陰虛的應景食物。

少吃:豬肉,香瓜,西瓜,蔥、薑、蒜、辣椒、花椒《月令》:“勿多食豬肉,損人神氣。”《法天生意》說“立秋後十日,瓜宜少食”,因為儘管立秋後天氣尚熱,但就太陽能量來說,陽氣已經開始收斂,陰氣已慢慢增加了,這個時候吃太多陰寒食物,容易損傷脾陽 ,所以應量少食西瓜、香瓜等寒涼瓜果。另外,現代人營養過剩者居多,傳統意義上貼秋膘就不太適用了,還是要少吃一些大魚大肉,休息脾胃。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食蔥、薑、蒜、辣椒、花椒等辛熱食物。

忌吃:肺臟,蓴菜,韭菜,鹿肉,獐肉,雁肉、茱萸、生蜜、過硬的麵條《金匱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白雲忌》曰:“七月勿食蓴,上有蠲(juān)蟲,害人。勿食韭,損目。”《千金方》曰:“勿食鹿獐,動氣。勿食茱萸,傷神氣。”孫真人曰:“勿食雁,傷人。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月令》雲:“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過硬的麵條)”。

陰虛體質立秋運動小貼士:晨暮騎車,享受清涼立秋節氣正值三伏天的末伏,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此時養生毋冒極熱,勿發大汗,運動時尤其要注意,避開高溫炎熱時段,而此時清晨或傍晚騎自行車是最為享受的運動,選一條樹木多、空氣清新的路段,不快不慢的騎著,不但能享受清涼的秋風,還有利於增強心肺功能。

陰虛體質立秋起居小貼士:早臥早起,夜間保暖,叩齒吞津立秋時節天氣由熱慢慢轉涼,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故人的起居也應相應的調整,尤其是睡眠。“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最好比平時早睡1小時。其次,當清晨睡醒,閉目叩齒二十一下,咽津,以兩手搓熱熨眼數多,於秋三月行此,極能明目,也可防秋燥。另外,立秋後,夜晚和早晨的風,比較清涼,可不能像夏日,睡覺不蓋東西,尤其是下半夜,容易受涼感冒、胃痛不適、腹瀉。睡覺時應在腹部搭條毛巾被,穿睡衣,切勿裸睡又不蓋薄被。

陰虛體質立秋情緒小貼士:淡定冷靜,安神定志當精血不足,河流乾枯,承載能力下降,而“氣”仍然有那麼多,卻要勉強運行於乾枯的河道上,則難免氣不順,沒耐心,上火。若任由這種情緒亢奮反而更加重虛火的外躍,加速消耗陰血,助生燥熱。應當學會調節、緩和亢奮的情緒,釋放煩悶,安神定志,舒緩情志。凡事要淡定,養成冷靜、沉著的處世態度。

陰虛體質立秋茶飲小貼士:杏仁藕汁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藕“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先將蓮藕洗刷乾淨,放在開水中燙幾分鐘後取出。然後把它切成薄片,放入果汁機中加冷開水打汁、過濾去渣。最後加上少量冰糖,或者用杏仁霜調服 。這樣調製出的蓮藕汁,風味、口感都相當不錯,還可以起到清熱潤燥的作用。懶得做的買藕粉沖調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