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

從小我們就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個諺語,而是事實不過在當下的生活中,好多的孩子,都喜歡玩手機電腦,而忽略了看書閱讀,那麼該怎麼辦好呢!

現代生活節奏快,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這也讓很多人失去了閱讀的習慣,也導致了很多孩子沒有看書的習慣,家庭原因永遠都是一個孩子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閱讀受能力限制

閱讀這件事不是生來就會的,它是先天發展與後天學習的複合物。先天,需要孩子身心發展成熟;後天,需要有人帶領他看書,讓孩子掌握足夠的口語運用與識字量等。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閱讀能力限制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孩子處在學習階段,特別是對幼稚園的孩子或是小學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知識能力有限。也許前一秒孩子對於新書愛不釋手,但在後一秒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斷受挫,孩子就放棄了閱讀,轉向其他活動。這就要求家長在為孩子選書時,充分考慮孩子的知識水準,採取分級閱讀方式,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讀合適的書。孩子閱讀前,最好先幫孩子掃除書裡的生字障礙,這樣孩子讀起來才不會磕磕巴巴,才會樂意讀下去。或者父母與孩子一起讀,最好是識字與讀書同步進行。

功課繁重,閱讀時間少

在現有的應試教育體系下,孩子的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作業任務量多,完成學校裡的教學內容後,孩子已經疲憊不堪。週末和課餘時間也被家長拉去各種培訓班、特長班,許多孩子出了校門又入課堂,哪裡還有時間閱讀呢?尤其是一些孩子成績比較落後的家長,更加希望孩子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至於課外書閱讀等以後再補回來。

雖然孩子的學習任務繁重,但課外閱讀依舊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環節。孩子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課本遠遠滿足不了孩子對知識的渴求。要讓孩子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首先要讓孩子有時間閱讀,課內學習絕不能完全替代孩子課外閱讀,這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

父母限制孩子讀課外書

不少家長都認為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最寶貴的時間,甚至老師也不斷向家長強調分數的重要性,因此家長越來越限制孩子玩樂和看課外書的時間,只為孩子能多學點知識。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在初中就開始顯現,不少初中老師發現: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奪來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成績上升空間大,從而後發制人。也許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遵循這樣一個規律,但這也給家長們敲響一記警鐘,那就是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孩子對於知識的渴求很強烈,如果將其思維定死在課堂或是課本上,那孩子日後的知識基礎無疑是薄弱的,也極易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