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顱腦術後常見併發症,併發症護理最關鍵

顱腦損傷嚴重的需要及時手術治療,但是術後也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例如出血,感染,高燒,癲癇,對待這些併發症都要好好的護理,特別是出血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併發症。

(1)出血:是最危險的併發症,多發生在術後24-48小時。大腦半球手術後出血可有幕上血腫或小腦幕切跡疝表現;顱後窩手術後出血,可有枕骨大孔疝表現;腦室內手術後出血,可有高熱、抽搐、昏迷及顯著生命體征紊亂。術後硬驅除一切可導致顱內壓增高的因素,以預防出血。

(2)感染:常見:①切口感染:多發生在術後3-5日。必須為切口疼痛、腫脹、壓痛、皮下積液;頭皮淋巴結腫大、壓痛;嚴重者引起顱骨骨膜炎。②腦膜腦炎:常繼發於開放性顱腦損傷、切口感染或腦脊液漏。必須為術後3-4日體溫降至正常後又升高,或術後體溫一直升高,伴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等;腦脊液白細胞增高,嚴重者可查見膿細胞。③肺部感染:多發生在1周左右。常見於意識障礙合全身情況較差者。硬採取隔離、降溫、保持呼吸道通暢、營養支持合加強基礎護理等措施。

(3)中樞性高熱:常見於下丘腦、腦幹或上段頸髓病變者,因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所致。多發生在術後48小時內,常伴有意識障礙、瞳孔縮小、脈搏增快、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一般的降溫措施效果較差,硬給予冬眠低溫療法。

(4)尿崩:主要發生在鞍區腫瘤(如垂體腺瘤、顱咽管瘤)手術後。表現為多尿,每日數千毫升以上、尿比重低(低於1.005)、多飲、口渴。硬遵醫囑給予垂體後葉素皮下注射;準確記錄出入量、測定血清電介質,為調節用藥劑量提供依據。

(5)消化道出血:主要見於下丘腦、腦幹、三腦室前部、四腦室等手術後。

(6)頑固性呃逆:常見於三腦室、四腦室、腦乾等手術後。對有胃脹氣或胃瀦留者,可插胃管抽盡胃內容物;也可試行壓迫眼球、壓迫眶上神經、捏鼻、刺激咳嗽等方法,但對顱內壓增高者慎用;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氯丙嗪、異丙嗪、呱甲脂等。

(7)癲癇發作:多由於腦積水、腦組織缺氧、皮層運動區受激惹等引起。對皮層運動區激其附近的手術,術後常規給予抗癲癇藥物。有癲癇發作史者,應臥床休息,避免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的睡眠,給抗癲癇藥物預防發作。發作時,應給氧、保護病人防止受傷,遵醫囑靜脈給地西泮、20%甘露醇等。觀察丙記錄發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