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這根血管是大腦生命線,千萬不能堵!40 歲以後更要留意保護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身體的「總司令部」,但是司令部也需要供血,「頸動脈」就是負責為大腦供血的主要血管,當頸動脈出現堵塞,就可能出現腦缺血的情況,表現為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甚至認知能力下降、肢體麻木等。

這根為大腦輸送血液的管道,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好好保護。有小夥伴可能會問,頸動脈到底在哪呢?看看這張圖。

稍微轉一下頭,脖子上會突出一塊兒肌肉,這塊肌肉叫做「胸鎖乳突肌」。頸動脈就從這塊肌肉的後面穿過。

把手指放到頸部氣管的兩側,稍向肌肉裡側摸一摸,能感覺到跳動的地方,就是頸動脈了。脖子兩側各有一條。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跟水管一樣,發生不同程度的結垢、老化,用醫生的話就叫「動脈粥樣硬化」。當頸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時,血管管腔會變窄,表現為「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變窄後,大腦會缺血,進而出現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更為嚴重的時候,當頸動脈內像水垢一樣的硬化斑塊發生脫落時,會隨血流上行到大腦,堵塞那裡更細的腦血管,從而導致腦梗死。

那我們要怎麼避免這種現象呢?

如果中老年朋友出現記憶力減退、長期頭暈乏力等症狀時,不要忘了頸動脈狹窄的可能。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一下。

另外,這些方法也可以防止頸動脈狹窄:

1. 積極控制「三高」。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都會對頸動脈造成損害,所以對於有「三高」的朋友,按時按量吃藥,一定要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

2. 調整飲食,適量運動。少吃肥肉、豬油、骨髓、奶油。多吃富含維生素 C、高纖維的水果蔬菜。堅持運動,保證每週運動 4~6 次,每次 30 分鐘以上。快走、騎車、游泳、廣場舞、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運動形式。

3. 堅決戒煙。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風險升高。

4. 定期體檢。在做好生活習慣預防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定期體檢、瞭解頸動脈的健康情況。

希望大家都能及時預防,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