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這些錯誤的瑜伽姿勢,你中招了嗎?

前幾天跟好基友去夜跑了,

然後她跑著跑著就不對勁了~~

跟我說有點抽筋,痛……

其實瑜伽也是種運動,

跟跑步一樣,看似簡單,

實際上,如果不注意,就會受傷!

練習瑜伽應該注意什麼~

1、練習之前最好空腹

做瑜伽可不能吃太飽,至少也要保持空腹1~2個小時啊,當然了最好是3~4小時,這樣才不至於做一些伸展運動的時候,影響消化,甚至會導致嘔吐、噁心。

2、練習後1小時內不要進食大量食物

練完之後,就算你很餓,也不建議馬上放開肚皮開始吃,因為這個時間腸胃也在緩衝階段,這樣就直接導致消化不良。還有心臟的運轉。

3、洗澡之後30分鐘內不宜做瑜伽

洗澡呢,加快了血液迴圈,而瑜伽呢是放慢它的速度,兩者相沖。

4、練完不要馬上洗澡

練習後,會流汗,毛孔也是全開的狀態,分泌的皮脂也是起到了護膚效果,立刻洗澡只會破壞這種效果。建議等到呼吸平緩,再去洗澡。

5、避免佩戴飾物

(如、皮帶、手錶、項鍊、耳環等)

這個就不用七七多說你們也知道的,當然是怕劃傷你們了!
 

6、儘量使用專業瑜伽墊

一張專業的瑜伽墊可是能保護你們身體的,如果你沒有一個專業的墊子,建議你鋪上毛毯,防止膝蓋的損傷。

7、體位練習時動作要緩慢,

配合正確的呼吸,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初級體位練習多數是伸展運動不需屏氣,深長,縵慢地呼吸,氣息要和運動配合進行,特別是保持動作時更要這樣。

8、體位動作練習應以自己的最大限度為准,

而不一定非要做的和老師一樣

剛開始,身體比較硬,不用為了達到動作的標準而傷害自己,過度拉伸,做好自己的極限就好。

9、每週應保證練習3-4次,至少也應為2次

其實呢,瑜伽是應該每天都練習的。可是如果你們沒有辣麼多時間,那麼只能選擇時間來做了,但是不能不做!或者想起來再做。

10、練習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

或不舒服都應立即停止

如果身體不適,一定要停下來,不要傷害到自己。

11、練習時應赤腳進行

這樣,才能讓腳趾充分抓地,提高穩定性和平衡感。

因為各種原因,我大概有7個月的時間沒有習練瑜伽了,再回到瑜伽課堂時,發現原來與自己水準差不多的學員,突然超出自己好多;原來遠不如自己的學員,某些體式都比自己好的多。於是,開始跟自己叫勁,甚至出現想專門騰出時間拜師學藝,去練習自己的薄弱處。去還是不去?糾結中…焦慮開始後,練瑜伽時的愉悅就越來越少,練習也總不得勁。

一段時間後,我感覺這種狀態不對,於是靜下心來反思自己。

記得瑜伽老師說過,瑜伽的體式有個解釋,叫做“身體的覺醒”。不論身體是軟是硬,但凡身體外在的,都只是瑜伽的最初表現,只要專注於當下,用心去體會每一個體式給身體帶來的變化。

瑜伽的練習在於感受與覺知,而不是做到了多少高難度的動作。瑜伽講究的是:總體意識的到位。儘量做到意識專注,呼吸與動作很好的配合,伸展到舒適的位置保持一會兒,不要只關注所謂的標準體式。

其實,不管身體伸展到哪個位置,都得到了瑜伽習練的效果。每個瑜伽過程都是一種體式,就像花朵開放,有花蕾、初放、綻放和怒放,誰能說每一瞬間不是最美的呢?

回想當初,我是怎麼走進瑜伽課堂的?當初,練瑜伽不就是為了緩解腰酸背痛,提高工作效率嗎?怎麼練著練著,難道想奔著當瑜伽老師去嗎?如果不當瑜伽老師,有必要非得突破自己薄弱的地方練嗎?常常說,不忘初心,我練習瑜伽的初心是什麼?----其實,不就是想鍛煉身體嗎?

既然如此,那麼,如果想解決腰疼毛病,就針對性地做理療腰椎的體式不就好了嗎?至於無法做到的體式,難道有必要非要練好不可嗎?體式那麼多,選自己能駕馭的體式練習不就得了嗎。這麼一想,我心裡釋然了。

“瑜伽的練習從呼吸開始,並不是從所謂的瑜伽體式開始”,不論你練習了多長時間,也不論練成了怎樣的體式,都應當用歸零的心態去面對。瑜伽習練不是習慣性的肢體拉伸,而是讓你的呼吸帶著肢體靈動。

瑜伽的練習是一個愉悅的、很享受的過程,不需要刻意勉強,只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節奏去做,聽從自己的聲音,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堅持即可。當你每天把身體伸展到自己最舒適的位置,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驚喜地感受到自己的蛻變,效果明顯。

總而言之:

1、瑜伽體式只是瑜伽習練中的一小部分,不在於難易,一定不要攀比;

2、不僅不要跟別人攀比,也不要跟自己攀比;

3、瑜伽習練,不是為了挑戰高難度的動作,而是享受瑜伽過程;

4、瑜伽習練中,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節奏去做,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

5、通過瑜伽習練,讓自己更舒展挺拔,學會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才是我習練瑜伽的初心。一定不忘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