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骨刺:請叫我全身第一背鍋俠

在《人民的名義》中,達康書記內有妻子坑,外有下屬瞞,上有前任留的債,左右還有同僚踩,堪稱全劇第一背鍋俠。那麼,在每個人的身體中,被坑被瞞被踩的全身第一背鍋俠是誰呢?

我想,只有「骨刺」小朋友了吧,它的「傳說」由來已久,其實都錯了,連最基本的形狀都弄錯了。

身為靈魂畫師的同事腦海中的骨刺 ↑ 

本文科學嚴謹的講述:

● 我們對於骨刺的認識都是錯的麼?

● 骨刺和身體的關係如何?

● 為什麼骨刺會引起疼痛呢?

● 對骨刺的誤解都有哪些呢?

病人:我們對於骨刺的認識都是錯的麼?

骨刺:請叫我全身第一背鍋俠。

小編今天就來給骨刺小朋友平反昭雪:

為什麼骨刺一直在背黑鍋呢?就像不孕不育和蛋蛋丁丁的關係一樣,凡事總有個源頭吧,「骨刺」這個名字就是錯的,萬惡的源頭在於X光片的成像原理 —— 無論3D、4D,統統都要歸於2D。

注意紅色圓圈部分,這是X光片中的骨刺,因為2D平面圖與側面角度的關係,看上去短小尖銳。

同樣的紅色圓圈部分,這和上圖是同一個骨刺,在3D圖像中,從正面看,是寬的,是圓鈍的。

骨刺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小胖子,在X光片中,看著瘦小尖銳,實際上很寬,角也是圓鈍的。

據說叫骨刺的原因就是醫生覺得X光中的形象便於描述,於是乎,骨刺小朋友的背鍋大業便開始了:

病人:骨刺和身體的關係如何?

骨刺:單純至極,一心所向 —— 背黑鍋。

讓我們看看百寇里的內容:

關節退行性病變,是不是很怕?沒有這麼嚴重,其實骨刺小朋友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註定了一心只為背黑鍋:

「人體為什麼會長出骨刺」

人體為了維持關節的更加穩定和更具效益,會通過增加接觸面的方法來增加穩定性「物理上講:面積越大,穩定性越好」。進而在關節的周圍就自發長出新的骨頭來,這就是骨刺,也叫作骨質增生。

所以,骨刺並不可怕,其形狀也不類似尖銳物。請放心,骨刺是人體在關節不穩定下的自我保護措施,而關節也正是通過骨刺恢復部分功能,所以適當的骨刺生長對人體是有益的。

病人:既然是好東西,為什麼骨刺會引起疼痛呢?

骨刺:這局部炎症的黑鍋,組織上就交給我吧。

不要看骨刺的名字,帶了個“刺”字就以為它會引起強烈的疼痛。引起疼痛的“元兇”並非骨刺本身,而是周圍軟組織因為缺血缺氧的炎症反應所致。所以不是所有骨刺都疼,只有當骨刺周圍局部發生炎症時才會出現疼痛,炎症越重,疼痛越明顯,而與骨刺大小無關。

「骨刺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

以腰椎間盤為例,患者碰到腰痛厲害,一般都會去醫院拍個X光片。一聽有骨刺形成,很多人就想當然地以為疼痛是骨刺造成,於是自己買了藥膏來貼。時間一長,不但沒有明顯的效果,疼痛還慢慢轉移,伴隨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此時慌忙去醫院檢查,才得知是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由於時間上拖延了不少,治療的難度也相應的增加,有些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因此,發生腰椎疼痛,要同時考慮骨刺和腰椎間盤突出兩個原因。要判斷哪種原因引起,其實不難,如果是骨刺引起的,那麼靜止時血流速度減慢,疼痛部位缺血缺氧加劇,疼痛也會相應加劇。這就是為什麼,長了骨刺的人,早晨起床時特別難受,活動開了反而就沒那麼痛了。

病人:那麼對骨刺的誤解都有哪些呢?

骨刺:

1.錯誤:關節腫痛是骨刺

“刺紮”引起的一些人望文生義,以為骨刺是骨端如鐵釘、竹刺樣物深深地紮入組織,這是錯誤的。只有當骨質增生長期刺激,在骨刺周圍產生了無菌性炎症,才會引起疼痛等症狀。

2.錯誤:骨刺越大關節腫痛越厲害

臨床上常可看到有些患者雙膝都長了骨刺,一側骨刺很大,疼痛卻很輕,甚至毫無疼痛,另一側骨刺雖小,卻疼得厲害。這是因為大骨刺並沒有在骨刺周圍引發無菌性炎症,而小骨刺卻引發了。所以骨刺的大小與疼痛的程度並無直接關係。

3.錯誤:多鍛煉就不長骨刺

這種認識只講對了一半。有實驗表明,長期超負荷運動或勞作,不僅可加重關節面的磨損,而且還對關節產生高應力,刺激骨的再塑形,促使骨刺形成和軟骨下骨硬化加快,加重軟骨的退變。而另一方面,適當、正確的運動和勞動方式卻可以預防或治療骨性關節炎。因此,運動和勞動是一把雙刃劍。

4.錯誤:特效藥能消除骨刺

骨刺成分和正常骨組織一樣,有些吹噓能溶解或除掉骨刺的所謂特效藥,純屬子虛烏有。骨刺雖無法消除,但炎症卻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也就解除了疼痛。因此,治療骨刺的關鍵不是消除骨刺,是在於是否“永久”消除由於骨刺引起的炎症。

5.錯誤:手術治療勝過保守治療

手術雖可切除骨刺,但應僅限於極少數壓迫神經、血管、脊髓,造成嚴重功能障礙,經保守治療無效的骨刺。因為手術本身也是一種外傷,對一些病人會造成無菌性炎症,甚至刺激骨質增生得更快。高達40%的病人,在15年之後會復發骨刺。所以,手術切除並不一定能斷根。

6.錯誤:骨刺有百害而無一利

其實,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代償機制。從某種意義上講,對人體是有益的。如有些長期腰痛的患者,數年後腰痛竟突然消失,X線照片發現腰椎長了骨刺,使腰椎增加了穩定性而消除了疼痛;又如腰椎滑脫或腰椎結核等腰椎椎體不穩的患者,醫生會人為地製造骨刺,手術切除病變組織後,在兩個椎體之間放上自體骨,使兩個椎體融合為一起,椎體間生成大樑骨刺後,腰椎穩定了,腰痛也就消除了。

7.錯誤:得了骨刺後要靜養不能運動

進行體育活動不僅可以保持脊柱、膝、踝關節的靈活性,減少骨刺對周圍軟組織的干擾,而且,還可以使骨刺周圍的軟組織儘快適應骨刺的局部刺激,從而減少機體的不適和疼痛。因此,長骨刺以後的體育鍛煉不僅可行,而且是必要的。不過運動不宜過於劇烈,做操、打太極拳、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活動較適宜。運動量的大小因人而異,以運動後關節的疼痛和腫脹不加重為度。若關節疼痛則應休息幾天,待症狀減輕後再進行鍛煉。

彩蛋:未來的3D醫療介面

有了3D醫療,骨刺小朋友的「悲劇」便不會發生,我們痛心哀悼的同時,來看看源自德國的創意公司帶來的3D觸控式介面:

關於骨刺,大家瞭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