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骨刺,筋膜炎,中醫治療的神秘處方

骨刺,對老人家來說是痛苦的大事,由骨質增生開始,可以發生在任何骨骼上,但多見于頸椎、腰椎、雙膝、足底等,除非骨質生長得尖且長,影響日常生活而需要手術切除,否則,在外科醫生的角度上看,沒有甚么預防,止痛藥則是唯一的安慰劑。

中醫理論中,骨刺的形成是肝腎虧虛,簡單一點來解釋,即是衰老、退化的原因,故此,抗衰老,即補肝腎,是可以預防骨質增生的。許多藥材如:山藥、巴戟、杜仲、桑寄生、蓮子、雞血藤、甘草、山萸肉等均有幫助。數以百計的骨刺痛者,都有很明顯好轉的效果,希望對老年患者減少痛楚,藥方如下:

蘇木20克、乳香20克、沒藥20克、川芎25克、威靈仙30克、秦艽25克、大黃10克,浸于2000mL米醋中兩星期,每次取藥液200mL,加溫至皮膚能耐受為度,將患足浸泡于藥液中30至40分鐘,治療后,每次在患處涂凡是林膏以防皮膚皺裂。每日一次,十天為一療程。

“筋膜炎”的發生是長期勞損的后果,如因工作、運動、開車等等不斷重復同一動作的話,到了某一天發現這相關的關節周圍出現鈍痛,甚至痠痛或有麻痹感,便很可能已患上了手尾頗長的筋膜炎了。以下外敷有用,但許多患者不能讓患處休息才是治療的弊端,藥方:伸筋草30克、寬根藤30克、青風藤30克、海風藤30克、獨活30克、川芎30克、細辛10克、威靈仙25克、田七25克,9碗水煲50分鐘,剩湯泡足部約20分鐘,每天2至3次,湯藥可重複用三天,十五天為一療程!用適當鞋墊效果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