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口中有異味,口苦、口發酸、來看看是哪些臟器出了問題

口中有異味是一件挺為難的事,可是當代人糊口壓力大,飲食沒有紀律,導致口中異味的人不在少數。不外良多人只是認為口中異味是小我衛生的問題,也有人認為是內滲出失調,詳細緣故緣由卻很少有人可以說得清楚。在中醫看來,口內的津液與心、肝、脾、肺、腎等臟器是相通的,口中異味往往是內部臟腑出了問題:

《靈樞·四時氣篇》中說“膽液泄,則口苦”,《素問·痿論》中說“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幹”、也就是說,口中發苦多為熱證,是熾熱之邪內侵,尤其是膽火旺、膽氣上逆默示的。熱證患者除口苦外,還會有口乾舌燥、苔黃、喜冷飲、尿少色深、大便單調等病症。此時,可選用黃連上清丸或牛黃上清丸等清火藥物,但身體衰弱者慎用。

口中發酸

其病根在於肝胃不和、肝胃鬱熱,致使肝液上溢、胃酸過多。若是只是偶爾感應口酸,多是吃了不隨意消化的食物或飲食過量,不消擔憂。若是經常口酸,並且伴有舌苔厚膩、打嗝時有腐臭味等病症,多是脾胃衰弱,可以服用一些保濟丸或山楂丸。若是病人的口酸與胃酸上泛有關,同時還有舌頭發紅、脅肋痛苦哀痛等病症,多數是肝胃不和,就要以瀉火、和胃為主

口中發甜

是脾胃有問題,多為脾胃濕熱、熱蒸上溢的外兆:少數為脾虛,虛火迫脾津上溢,久了會生長為糖尿病。這一點《黃帝內經》中也有記實:“帝日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日:此五氣之溢也,名日脾痹。夫五味進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生齒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消渴”就是糖尿病的一種病症

口臭

是由胃火引起的。胃腑積熱、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胃腸出血、便秘等引起口吻上攻及風火或濕熱,口臭也就產生了。我們曉得火分真假,口臭多為實火,由胃熱引起。胃熱引起的口臭,舌質一樣平常是紅的,舌苔發黃,只需喝用蘿蔔煮的水,消食化瘀,口臭很快就能消弭。胃熱引起的口臭多是偶爾產生的,若是是經常胃熱、消化不良的人,醫治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敲胃經,不息敲到小便的顏色恢復淡黃清亮為止。可是,跟著人們糊口編制的改變,由胃熱引起的口臭已經很少,最常見的口臭仍是胃寒的緣故緣由。這類人多是舌苔遍及發白,口臭時偶爾無,頻頻爆發。那麼,對付這類由胃寒引起的口臭,日常平常就要多喝生薑水,若是怕費事,也可以將姜切成薄片,取一片含在嘴裡

口中淡而無味

經常會感受口中淡而無味,食欲不振的人,多是脾胃有問題的。若是伴有胃部脹滿、大便稀薄、脈細等病症,則多數是脾胃衰弱,醫治上應以健脾、和胃為主。若是伴有疲鈍無力、大便稀軟、舌苔厚膩等病症,並且不愛好喝水,則多數是脾胃有濕,醫治上應以燥濕、和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