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花蛤死了能吃嗎,吃貨達人告訴您

花蛤也就是蛤蜊,它的營養價值高,肉質鮮嫩,而且鈣的含量很高,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大家沒蛤蜊時最好還是選擇活的,雖然正常死亡沒多久的蛤蜊也可以吃,但是味道卻不好了。

一、花蛤死了還能吃嗎

1、 正常死亡的花蛤是能吃的,只是吃起來味道不新鮮,口感不好。因此在挑選的時候,可拿起輕敲,若為“砰砰”聲,則蛤蜊是死的;相反若為“咯咯”較清脆的聲音,則蛤蜊是活的。此外,如果經常攪動的,就找閉嘴的,如果是在靜水裡養著,就找張嘴的,碰一下會自己合上的,表示還活著。

2、 不少人見到沒有開殼的花蛤便想當然地認為其在烹飪之前就死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 主要原因是花蛤控制開閉外殼的韌帶、肌肉出現問題,遇熱不能收縮; 而並非是死了。

花蛤之所以能夠自由開合,全靠特殊的身體構造。貝殼張開主要依靠連接兩個貝殼的韌帶; 貝殼閉合則主要依靠兩塊圓柱狀的閉殼肌--一塊在前,一塊在後,又稱肉柱。扇貝的肉柱即是商店裡銷售的干貝。閉殼肌收縮時,肉柱變長,拉攏不住兩個貝殼,貝殼隨之張開。花蛤肉煮熟後,閉殼肌失去收縮的功能,所以貝殼就張開了。

3、列舉一個反例: 烹飪冰鮮的花蛤,亦會開殼; 這正好說明--如果不出現異常,即使死了的花蛤遇熱同樣會張開殼。

二、蛤蜊吐沙的技巧

1、用花生油:把海水或者鹽水倒入盛有蛤蜊的容器裡;再在盛有蛤蜊的容器中加入幾滴花生油,然後用筷子攪開,使油花均勻鋪在水面上,這樣水與空氣隔絕,蛤蜊很快就會把泥沙吐出來。

2、使用鐵器:把鐵器(如一把剪刀)放進盛蛤蜊的容器中,貝類有聞到鐵味便吐泥沙的習性呢。這樣也能又快又好地讓蛤蜊吐沙。

3、用香油鹽水浸泡: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用放了香油和鹽的水來泡蛤蜊,用這個方法有一點要注意溫度,水最好是20攝氏度上下,如果直接用水龍頭裡放出的自來水,水溫低,蛤蜊不愛張嘴。用這個方法泡2-3個小時,蛤蜊會吐出很多泥沙。

4、來回搖晃:找個大點的,帶蓋子的盆或者盒子,把貝殼放進去,倒入少許水,沒過即可,然後用手不停地來回搖晃容器,力度適中,不要過大,不然蛤蜊的殼子就會碎,搖兩分鐘後,蛤蜊暈了,會吐出不少泥沙,用水洗一洗再搖一搖,反復三次就差不多了。

5、焯水:這個方法是最直接最徹底去除蛤蜊中泥沙的方法了,不過要是用蛤蜊做湯的話就不要用這個方法,鮮味會流失。炒蛤蜊的話可以用。把蛤蜊放入開水鍋中,蓋上鍋蓋,一分鐘後撈出。再用水沖洗,把花蛤裡的泥徹底洗乾淨,瀝幹水分備用。用這個方法可以毫無保留地去除泥沙。海邊一賣花蛤的小販曾告訴過我,用焯過蛤蜊的水涼一涼,沙子會沉底,取上面的水再洗,這樣可以保持蛤蜊的鮮味。

三、蛤蜊的營養價值

1.蛤肉含糖類,蛋白質,脂肪,菸酸,無機鹽,維生素A、B1、B2。蛤殼含碳酸鈣、磷酸鈣、矽酸鎂、碘及溴鹽等。

2.蛤蜊的鈣質含量,在海鮮中頗為凸出。以100公克重的蛤蜊為例,鈣質含量就有130毫克,雖然不能跟乳製品相提並論,但也算是不錯的鈣質源。

3.蛤蜊的維生素B12含量也很豐富。B12關係到血液代謝,缺乏者可能出現惡性貧血,尤其是胃部手術後的患者,B12吸收率較差,可以多攝取一些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