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竇性心律過緩是怎麼回事?

竇性心律過緩很多人都對此有些陌生,竇性心律過緩是心臟疾病的一種,一般發病的特徵會出現心絞痛等症狀,人體有不同的體質,竇性心律過緩也有不一樣的症狀,十分危及到心臟的健康,也會造成一些影響,那麼竇性心律過緩是怎麼回事呢?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律過緩如心律不低於每分鐘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律低於每分鐘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竇性心律

人體右心房上有一個特殊的小結節,由特殊的細胞構成,叫做竇房結。它可以自動地、有節律地產生電流,電流按傳導組織的順序傳送到心臟的各個部位,從而引起心肌細胞的收縮和舒張。人體正常的心跳就是從這裡發出的,這就是“心臟起搏點”。竇房結每發生1次衝動,心臟就跳動1次,在醫學上稱為“竇性心律”。所以,心臟正常的跳動就應該是竇性心律。

竇房結是心臟搏動的最高“司令部”,那麼,正常的心臟必須有正常的竇房結,正常的竇房結具有強大的自律性。凡是由竇房結髮出激動所形成的心律總稱為竇性心律。竇房結的頻率每分鐘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為50~60次/分,6歲以前的兒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嬰兒則可達100~150次/分。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竇性心律過緩”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竇性心律過緩”,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其實,“竇性心律過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