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中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是什麼?

很多人的腹痛並不是在局部的,而是感覺到中間的腹部出現疼痛感,這種情況大多數人都是不知所措的,也不知道究竟和什麼問題有關係,結果就亂判斷一通,導致自己的病情誤診,中間部位的腹部疼痛可能和慢性腸炎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經常出現腹瀉或者是大便稀薄的人是最有可能會出現這種疼痛的。

用中醫辨證觀點看慢性腸炎:

(一)辨病緩急:慢性泄瀉發病緩慢,病程較長,遷延日久,每因飲食不當,勞倦過度而復發,常以脾虛證為主。或病久及腎,出現五更泄瀉,腰膝怕冷,是命門火衰,脾腎同病,治療則脾腎同治。

(二)辨病重:一般泄瀉,若脾胃不敗,飲食如常,多屬輕證,預後良好。若泄瀉不能食,形體消瘦,泄下無度;或久瀉滑脫不禁,致津傷液竭,則每有亡陰、亡陽之變,多屬重證。“病洞泄不下食,脈急則死。”可見能食與不能食,對於權衡泄瀉的輕重有重要意義。

(三)辨寒虛:凡病程較長,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屬虛證。糞質清稀如水,腹痛喜溫,畏寒脹冷,頑固不化,手足欠溫,多屬寒症。

(四)慢性腸炎的中醫辨證要點包括辨兼挾症:瀉而兼有惡寒自汗、發熱頭痛、脈浮者,為挾風;泄瀉發生在炎夏酷暑季節,症見身熱煩渴、頭重自汗、脈濡數,為挾暑;泄瀉而兼脘腹痞悶,噯腐酸臭,為挾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