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包括了哪些?

說起赤小豆,大多數人會把這種歸類為五穀雜糧,其實赤小豆並不算得上是五穀雜糧還是一種中成藥,對於治病是有作用的,一般赤小豆的行為屬於甘酸微寒的,針對穩固心肺,調節腳氣以及皮膚的濕疹,能緩解身體的氣血鬱結,還有助於通便利尿,治療嘔吐腹瀉等等。

【性味】

味甘;酸;性微寒。

《別錄》:甘酸,平,無毒。

《養生要集》:味苦,溫。

《千金·食治》:甘咸,平,無毒。

《食性本草》:微寒。

《湯液本草》:氣溫,味辛甘酸,無毒。

【歸經】

歸心、小腸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經。

《本草新編》:入脾經。

《得配本草》:入手少陰、太陽經。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功效主治】

利水消腫退黃;清熱解毒消癰。主水腫;腳氣;黃疸;淋病;便血;腫毒瘡瘍;癬疹。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本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綱目》:辟溫疫,治產難,下胞衣,通乳汁。

《別錄》:主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日華子本草》:赤豆粉,治煩,解熱毒,排膿,補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