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禁忌

這樣吃水果,早晚你的胃會被毀掉!趕快改正!

據我所知,飯後吃水果解膩清口,是很多人的習慣,我身邊就有不少人這樣做,他們認為酒足飯飽吃點水果是非常好的做法。無論是在餐廳、飯店,還是在家裡就餐,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爽爽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我也在不厭其煩地一個個糾正他們,因為,飯後馬上吃水果會影響消化功能。

為什麼呢?水果中富含單糖類物質,他們通常在小腸吸收,但飯後它們卻不易立即進入小腸而滯留於胃中。由於食物進入人們的胃以後,必須經過1到2個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緩慢排出。

如果人們在飯後立即吃進水果,就會被先期到達的食物阻滯在胃內,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內消化,在胃內時間過長,從而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如果人們長期堅持這種生活習慣,將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而且,飯後吃水果,還不利於它們充分發揮作用。水果屬於生食,吃生食後再進熟食,體內就不會產生白細胞增高等反應,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系統,從而增強防病抗癌能力。飯後吃水果則沒有這種保護作用。此外,飽食之後吃水果,水果裡面所含的果糖不能及時進入腸道以致在胃中發酵,產生有機酸和酒精,引起腹脹腹瀉、而且對肝臟也不好。

同時,很多食物可能跟水果會有反應,比如吃了魚、蝦後,就不宜立即食用葡萄等酸性水果,因為魚、蝦等含有高蛋白和鈣等物質,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很快同食,容易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引起胃腸不適。我們未必瞭解這些食物相生相剋的常識,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它們一起食用。

不過早餐倒是可以把水果和主食一起吃。因為一來早餐我們很少吃大魚大肉,不怕食物相克;另一方面水果基本上屬於鹼性食欲,在胃裡面消化代謝比較快,一般來說10分鐘就能消化,早上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糖分,但是由於缺少蛋白質,所以早上可以吃水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這樣搭配起來比較好。

至於具體什麼時候吃水果比較好,一般是飯後2~3小時或飯前1小時。假如飯後特別想吃水果,至少也要等上一個小時。愛美的女孩子尤其要注意這一點。這種習慣除了對健康不利,還容易導致體重超重和肥胖現象的發生。因為飯後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飽或吃得過飽的基礎上,再添加食物,而這部分的熱量幾乎全部被儲存。相反,飯前進食一定量的水果有很多好處。

不過,飯前吃水果也是有講究的,因為很多水果不能空腹吃。比如,空腹大量食用香蕉後,會與胃鹽酸鹽結合成一種不利於消化的物質;柿子甜軟可口,營養豐富,但柿子有收斂的作用,遇到胃酸就會形成柿石,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排出。

空腹大量進食後,輕者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重者必須通過開刀才能將柿石取出;山楂含的鞣酸比較多,空腹食用會對胃產生刺激。所以,為了我們的胃腸考慮,大家平時吃水果的時候也要多留點心,看看它們是否適合空腹吃。如果不能,最好就是等到飯後2個小時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