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睡好覺也能預防疾病

一、最佳的睡覺時間

最佳睡覺時間應該是亥時(21-23點)至寅時(3-5點)末,也就是在晚上21點睡下,早晨5點起床。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此時進入睡眠狀態,百脈可修養生息,可使人一生身無大疾。可惜現代人很少能夠做到,所以臉色紅潤的人越來越少。女性若想長久保持睡顏姣好,就應早睡早起。

除了晚上要保證良好的睡覺外,中午午時(11-13點)也要安排半個小時入睡(午睡被稱為美容覺,養顏效果明顯)。

二、睡覺晚危害大

睡覺晚,經常熬夜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大特點,專家提醒,夜裡睡得晚易傷膽,還會患抑鬱症,古代養生家講:“睡覺為養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補不回來”。由此可見睡覺的重要性。

三、睡覺房間不宜過大

睡覺的房間不宜太大,主要是為聚集陽氣。傳統養生講究睡覺時一定要關好門窗。人睡著了身體表面會形成陽氣保護層。如果風把這層陽氣吹散了,體內還會補充。循環往復淘幹陽氣,早上起來渾身沒勁,面色黃,頭如布裹。

四、起床時間要順時

淩晨3點是一天的“立春”,6點是一天的“春分”。天地在3點醒了,人體的細胞在這個時空感應下也醒了。在每天3點到5點之間醒了無須再睡,有時侯反而越睡越累。天醒人不起床,也如同“拔河”,人是拔不過天地的。5點前還沒有起床,6點“春分”人的神就出不來,使人精神不足。

如果晚上睡得過晚會耗殺陽氣,早上起得過晚會封殺陽氣。這叫“雙殺”。因此,既使睡晚了,早5點前也要起,中午補個覺,防止“雙殺”。

五、晚餐過飽不健康

如果晚餐過飽,必然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資訊不斷傳向大腦,致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故晚餐不能吃得太飽,更不能暴飲暴食,因為這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搶救不及,往往會危及生命。

另外,晚飯吃得過飽,耗氣就多,耗氣就要動氣,就擾動了陽氣。晚上陽氣不足,就可能導致消化不良,食物積存在胃內,鬱久就化熱,容易產生胃熱,陽盛則熱,就會睡不好覺,影響睡眠品質。因此,晚飲不宜過飽,也是怎樣睡覺最補的好方法。

綜上所述,睡覺注意以上幾點,對於疾病的預防也是非常重要的,規律的作息時間,對於人的精神更有作用,睡覺大補更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