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蘋果到底要不要削皮?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蘋果要不要削皮?”。

蘋果要不要削皮這一觀點,網上有不同的建議,有些人認為蘋果皮最有營養,不應該削皮,但是有些人認為蘋果皮農藥多,吃的時候應該削皮。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吃蘋果到底要不要削皮......

從營養上看蘋果是否該削皮

蘋果皮的營養價值不象坊間流傳的那樣重要,所謂“蘋果的營養都在皮裡”,其實是一種誤解。正如不同的食物會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同一食物的不同部分,也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分佈。蘋果皮與蘋果肉的營養成分有明顯不同,前者有較多的水不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但膳食纖維的攝入並非越多越好,它會帶來胃腸道的不適感,也會減少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而從消化吸收率考慮,果皮中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整體品質並不太高。

由於判斷食物的“營養價值”,要看食物提供的營養要素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人的營養需求,因此,蘋果皮的營養高不高,除了與食物能提供哪些營養素有關,更要看食用者本身的膳食營養狀況。緊缺的,就是有價值的。而果皮提供的營養成分,在其他食物裡並不少見。對於一個每天粗糧達到1兩,蔬果消費量達到600g以上的人來說,果皮裡的營養幾乎都不必要。生活中達到上述食用量並不難,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可食用的部分就有3兩,一張大點的白菜葉子差不多就有2兩的生重,每天6-8兩的主食中,勻出1兩的份額來吃吃糙米、燕麥或玉米,也著實簡單易行。由於重視蘋果皮的人,大抵也重視其他健康食物的攝入,所以因營養而強調不削皮的理由確實不多。

與之相對,因衛生安全問題而拒絕果皮的理由卻是沉甸甸的。水果在種植、保藏、運輸等環節中都有被污染的可能,在這個神奇的國度,有些污染甚至會超出正常人的理解水準,吃果皮的安全風險幾乎不可把控。由於可能的污染物主要還是集中在果皮上,與其花大力氣去做針對性不強,效果不確定的浸泡與清洗,不如直接削掉蘋果用來保護自己的這層外衣更為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