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怪不得你老是牙痛,原來是刷牙的方法用錯了!

養生導讀:很多人不明白為何自己每天刷兩次牙,牙齒還是會出現問題。牙齒發黃有齲齒有異味,都是因為你刷牙的方法不正確。那麼怎麼刷牙才正確呢?下面養生之道根據科學依據,總結了刷牙的禁忌和方法,教您怎麼刷牙才正確,看看吧。

日常生活中,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的刷牙方法是不正確的。可見大家大多都不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那麼怎麼刷牙才正確呢?以下就是刷牙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

1、用什麼水刷牙?

大多數人夏天用冷水刷牙,只有冬天才用熱水刷牙,但是研究證明,用溫水刷牙才是最好的。

人的牙齒在35~36.5℃的溫度下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如果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則可能導致牙齦出血、牙髓神經痙攣或其他牙病。

2、刷牙水里加什麼好?

水不就是自來水嗎?有什麼好說的?沒錯,水就是我們家裡的自來水,但是需要往水里加點料。這種料我們每個人家裡都會有。答案是:食鹽。那麼往水里加點鹽有什麼好處呢?可以預防牙周病。曾經新聞報導有一位元80歲的老太太,十幾年來每天堅持用鹽水漱口,到現在還有一副好牙齒。

3、刷牙用什麼牙膏?

據一項調查證明,長期使用美白牙膏會損害牙齒,因為美白牙膏大多數都含有磨砂顆粒,所以美白牙膏一個月使用1-2次為宜。那中藥的呢?生病時喝中藥,因為喝下去被我們吸收,藥效才會發揮作用,皮膚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所以外敷也是可以的。那麼牙齒能吸收中藥成分嗎?明顯不能。

那麼,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牙膏呢?答案是,含氟泰配方的牙膏,可以在牙齒出現一點小蛀斑的時候就加以修復。

4、刷牙選什麼牙刷?

牙刷要選擇軟毛的。硬毛牙刷對齒齦來說太過堅硬,不如標有“特軟”字樣的牙刷刷得乾淨。應選用保健牙刷,特點為刷毛柔軟,刷面平坦刷頭不大,刷毛尖端磨圓,既能有效地消除牙菌斑,而又不損傷牙齒和牙齦。

牙刷柄和刷毛最好呈垂直或幾近垂直狀較好。刷毛的尖端要呈渾圓形狀,以免傷害牙齦。要選擇二到三排刷毛的牙刷,並且牙刷毛間隔要相同,其長度約為十六分之七寸長。

大多數牙醫推薦使用高品質的電動牙刷,電動牙刷中編入了正確的刷牙程式,既能夠輕柔地刺激齒齦組織,又能清潔牙齒。它上而的計時器能告訴你口腔每個部分各需要刷多長時間。對於患有腕管綜合征或手部關節炎的人來說,自動牙刷是很方便的。

5、牙刷多久換一次?

一把牙刷到底能用多長時間,這既要看牙刷毛的品質如何,還要看使用者怎樣使用和保護牙刷。一般來說,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國產牙刷,使用l-2個月,或2-3個月,牙刷毛就彎曲了。而彎曲的牙刷毛不僅不容易刷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還會擦傷牙齦。所以,發現牙刷毛彎曲了,應立刻換一把新牙刷。另外使用時間過長的牙刷頭內易存留細菌。所以一般建議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牙刷。

6、怎麼刷牙才正確?

人們多採用拉鋸式的橫刷法刷牙。簡單易學,但它不易清潔鄰間隙和齦溝的菌斑,還易造成牙齦萎縮和牙頸部楔狀缺損。那麼怎樣才算是正確的刷牙方法呢?

①水準顫動法

將刷頭放於牙頸部,毛束與牙面呈45度角,毛端向著根尖方向輕加壓,使毛束末端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在溝外並進入鄰面。牙刷在原位作近、遠中方向水準顫動4~5次,顫動時牙刷僅移動1毫米,刷洗咬合面時刷毛應緊壓咬合面,使毛端深入裂溝區作短距離地前後顫動。這種方法清潔牙間隙的能力較強,使用時應選用軟毛牙刷,以避免損傷牙齦。

②豎刷法

可選用中等硬毛或軟毛牙刷。刷毛不進入齦溝,故牙刷不會損傷牙齦。刷牙時刷毛先與牙齒長軸平行,毛端指向牙齦緣,然後扭轉牙刷,使刷毛與長軸呈45度角,轉動牙刷,使刷毛由齦緣刷向咬合面方向,即刷上牙時刷毛順著牙間隙向下刷,刷下牙時從下往上刷。每個部位轉刷5~6次,然後移動牙刷位置。

③橫摩法

讓牙刷隨著齒列像往旁邊搓一樣,向前後移動著刷。這個方法容易,所以可以輕易教會幼兒和小孩。一般對於刷牙齒的咀爵面和裝有矯正裝置的牙齒時也有效。可是若想有效地刷去齒縫之間的食物殘渣比較難。長此以往無法達到清潔齒縫的目的,會出現牙齦損傷和牙齒的底面部分的磨損,將來會容易誘發過敏性牙齒。在青春期之後,該方法是不妥當的。

④旋轉法

使刷毛位於牙齒根部牙齦上,沿著牙齒咀嚼面像往上撫摸一樣移動,從牙齒和牙齦的交界面開始,牙刷像畫小圓圈一樣旋轉。這是刷前面和後面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能較好地刷到牙齒的前面和後面以及能按摩牙齦的長處。作為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也是值得提倡的。

⑤變形浴法

使用軟毛牙刷,牙刷毛能進入到牙齒和牙齦的交叉部分。在牙齒長軸上,以45℃角插人後,一邊給予短暫的振動一邊刷。這時與橫摩法一樣,前後過分地移動時,牙齒的底面部分會出現磨損的危險,因此振動必須又短又簡捷。如此在牙齒和牙齦之間,以振動的方式刷了以後,再利用旋轉法刷牙齒的前面和後面。這個方法對牙周病的預防和牙齦組織健康的恢復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7、什麼時間刷牙好?

早晨醒來後,可以先漱漱口,刮刮舌苔,除去早晨的口氣,但是刷牙就要保留到早飯之後再進行了。

人們用餐時吃的大量酸性食物會附著在牙齒上,會使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軟化,甚至與牙齒軸層中的鈣、磷分子發生反應,將鈣、磷分離出來,牙齒會變得軟而脆。此時刷牙會破壞牙釉質,損害牙齒健康。用餐一個小時之後,口腔中的pH值就會下降,變成酸性的,吃過甜食或精製澱粉之後更是如此,餐後半小時後,牙齒的保護層已恢復,刷牙就不會損傷牙齒了。

臨睡前刷牙最為重要,因為人在睡著後,唾液分泌會減少,而唾液可以沖走細菌並抑制細菌繁殖。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沒刷乾淨,食物殘屑在細菌作用下很快就會發酵產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釋中和細菌產的酸,牙齒就很容易受到腐蝕,日久就可能引發齲齒。所以在睡前刷牙,把留在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屑刷乾淨,刷完後不再吃任何東西。

8、刷牙刷多久好?

2-3分鐘左右,時間太短起不到清潔牙齒的作用,時間長了對牙又不好。讓牙膏產生的泡沫停留的時間久一點,用這些泡沫漱口一兩分鐘後吐掉,能沖出來好多髒東西,然後用清水再沖乾淨嘴裡泡沫就可以了。

9、一天刷幾次牙好?

刷牙的目的,主要是維持口腔清潔,避免細菌滋生,沒有次數的限制(一天刷太多次也不好)。如果你的衛生習慣做的很好,可以一天刷2次就好,早上晚上各刷一次。基本上,一天刷2~3次最適合,重點是要刷乾淨,每次刷牙最好能持續3分鐘以上,並且用正確的刷牙方式。而且吃完東西一定要清潔口腔,不管是剔牙、漱口、刷牙,都可以預防蛀牙和牙菌斑生長。

10、刷牙後口腔如何護理?

飯後或吃了酸性食物後,可以用水漱口,或喝一小杯牛奶,用牛奶像漱口一樣與牙齒親密接觸,可以幫助清潔口腔、中和食物的酸性、加快牙齒鈣質的恢復過程。

酸性高的食品對牙齒的危害不容忽視,一定要控制吃糖果的量。

隨身攜帶牙刷一柄,進餐後馬上掏出來刷刷牙。

如果要加餐吃零食的話,每吃一次都要刷一次牙。

牙線能清除牙縫中可能導致牙齦疾病的食物殘渣。牙線一天用一次就夠了。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為您總結的正確刷牙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