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寶寶手指長倒刺有2個原因,家長應該這樣避免

小朋友的皮膚本來就很嬌嫩,可是一到秋冬家長就會發現有時候寶寶的手指頭靠近指甲的皮膚會有一條條的肉刺,拔掉就會流血,這是怎麼回事?

倒刺在醫學上稱為逆剝,在正常情況下,指甲周圍與皮膚是緊密相連的,沒有一絲空隙,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但有時我們會看到指端表面近指甲根部的皮膚會裂開,形成翹起的三角形肉刺,這就是“倒刺”。 倒刺實際上是一種淺表的皮膚損傷,並不是大問題。

倒刺從哪裡來?

1、貪玩好動

寶寶經常用手抓玩具、啃咬指甲,或者小手與其他物體過多摩擦,使得他們嬌嫩的皮膚長出倒刺。

2、皮膚乾燥

呵護不得當,導致寶寶手部皮膚乾燥,指甲下麵的皮膚得不到油脂的滋潤,很容易長出倒刺。

長倒刺了怎麼辦?

千萬不要硬拔!用手去拔倒刺會造成倒刺根部皮膚真層暴露,引起繼發細菌感染,不僅會疼痛出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甲溝炎。父母在處理倒刺、修剪指甲時一定要注意技巧,防止誤傷寶寶。

小心修剪

端一盆溫水,把寶寶長倒刺的手指放進去浸泡(當然也可以在寶寶洗澡後),等皮膚泡軟後,再用寶寶專用小剪刀將其剪掉。

指甲護理

定期給寶寶修剪指甲,保持指甲衛生乾淨。並且要教育寶寶不能啃咬指甲。

補充水分

平時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清洗小手後,塗上植物橄欖油,並進行按摩,既營養皮膚,又可以防止倒刺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