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肘關節脫位

文章導讀

肘關節脫位在平時都是很少見到的,一般的都是因為一些暴力引起的,在青壯年中這樣的現象比較多見,如果出現了肘關節脫位的現象會讓患者很痛苦,對他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不能活動了,出現肘關節脫位要及時的去進行檢查,而且在後面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避免嚴重的情況發生。

肘關節脫位在青壯年的階段是很常見的,兒童和成年人有時也會發生。肘關節脫位的現象是很複雜的,有肘關節的前脫位和後脫位,以及側方脫位,要及時的去醫院做X線檢查,瞭解脫位的類型。

肘關節脫位占全身四大關節脫位總數的一半。構成肘關節的肱骨下端呈內外寬厚,前後薄扁。側方有堅強的韌帶保護,關節囊前後部相當薄弱。肘關節的運動,主要為屈伸。尺骨冠狀突較鷹嘴突小。因此對抗尺骨向後移動的能力要比對抗向前移動的能力差。所以肱關節後脫位遠比其它方向的脫位較為常見。

單純肘關節脫位(未合併骨折)手法整複並不困難,絕大部分可在門診或急診完成治療。但若護理不當,則較易出現肘關節活動障礙,留下遺憾。肘關節脫位手法整複後應注意以下事項:

1、早期注意觀察手部血運。因為導致肘關節脫位的暴力較強大,脫位時移位的關節可能對血管造成壓迫或牽拉,時間一長,會出現手部供血不足,甚者出現肢體壞死。所以要觀察甲床充盈時間、手指的感覺運動和無異常變化,以早發現早處理,防患於未然。

2、鍛煉時以屈肘動作為主。由於關節囊破裂及周圍肌腱韌帶損傷,所以復位後需配合夾板或石膏固定2-3周。但固定又易出現肌腱粘連、攣縮,造成關節僵硬。鍛煉在復位後就應開始。固定期間鼓勵患者做上肢肌肉舒縮練習,活動肩、腕及手指,解除固定後逐漸開始活動肘關節,以主動鍛煉為主,配合被動活動,以疼痛不加重或不出現為度。因伸肘功能可利用手提重物而很快恢復,故肘關節鍛煉以屈肘為主,如將前臂置於桌面或牆壁上,以上半身壓力,向前向下壓迫,使肘關節有控制地屈曲,夜間以頸腕帶懸吊患肢以保持白天鍛煉所取得的屈肘角度。

3、肘關節是骨化性肌炎的好發部位,一旦發生,則難以挽救關節功能。在鍛煉時強調主動活動為主,切忌他人強行拉扳。

肘關節脫位以後是要及時的進行手術治療的,這也是很重要的,在平時也要做一些主動性的鍛煉,不要有劇烈的運動,護理得當是很重要的,在手術治療後還要注意很多的事項,飲食上也要儘量的清淡,保持好的心情,不要過於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