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肺炎支原體肺炎原來有這些症狀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疾病,一般情況下會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比如唾液、鼻分泌物等,一旦被傳染上此病患者就會出現全身不適、乏力、頭痛、高燒39度左右,同時還會伴有乾咳、咽喉疼痛、肌肉酸痛等。

一、病因

病原為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無細胞壁結構,兼性厭氧,能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噴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病原體通常存在於呼吸道纖毛上皮之間,不侵入肺實質,通過細胞膜上的神經氨酸受體位點,吸附於宿主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抑制纖毛活動並破壞上皮細胞。

二、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潛伏期約2~3周,病初有全身不適,乏力、 頭痛。2~3天后出現發熱體溫常達39℃左右,可持續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

咳嗽為本病突出的症狀,一般於病後2~3天開始,初為乾咳,後轉為頑固性劇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帶血絲,少數病例可類似 百日咳樣陣咳。可持續1~4周。肺部體征多不明顯,甚至全無。少數可聽到幹、濕囉音樂。但多塊消失,故體征與劇咳及發熱等臨床表現不一致,為本病特點之一。嬰幼兒起病急,病程長,病情較重,表現為呼吸困難、喘憋、喘鳴音較為突出,肺部囉音比年長兒多。部分患兒童可患有 溶血性貧血, 腦膜炎、 心肌炎、呻吟、格林-把利綜合征等肺外表現。

三、治療

早期使用適當抗菌藥物可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本病有自限性,多數病例不經治療可自愈。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為首選,如紅黴素、羅紅黴素和阿奇黴素。氟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四環素類也用於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療程一般2~3周。因肺炎支原體無細胞壁,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等抗菌藥物無效。對劇烈嗆咳者,應適當給予鎮咳藥。若繼發細菌感染,可根據痰病原學檢查,選用針對性的抗菌藥物治療。

本病具有自限性,多數病例不經治療可自愈,使用適當的抗菌藥物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治療首選紅黴素,亦可用四環族抗生素。早期使用適當的抗生素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至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