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踝關節扭傷怎麼康復

踝關節是很容易扭傷到的,尤其是運動員,每天大幅度的訓練,對腳踝的損傷是非常明顯的,也有的女性為了美穿很高很細的高跟鞋,走路一不小心也容易扭到腳踝,腳踝扭傷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疼痛,腫脹,不容易完全的康復,有的可能出現腳部浮腫,早晨腿發木的情況,這些都是因為腳踝扭傷沒有恢復好的原因,那麼,踝關節扭傷怎麼康復呢?

腳踝扭傷運動康復,踝關節為屈戍關節,站立時全身重量均落在踝關節上,行走時的負荷值為體重的5倍,因此急性踝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中最易發生的外傷。踝關節周圍韌帶扭傷發病率在全身各關節韌帶扭傷中占首位,但卻不能引起很多人的重視,如處理不當會致韌帶鬆弛、瘢痕形成、踝關節不穩,以致反復扭傷,日後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

1.損傷機制

日常生活中,一些跳躍類、跑步類運動常常伴隨著踝關節的背屈(勾腳)、蹠屈(繃腳)進行,人們離開地面的騰空階段足是放鬆下垂的,因為距骨前寬後窄,當足蹠屈時,關節頭較窄的後部進入較寬大的關節窩中,又因為踝關節外側韌帶較為鬆弛,內側三角韌帶較為堅固,且內踝比外踝高,足就常常處於蹠屈內翻狀態。如果落地時身體重心不穩或落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會使腳的前外側著地,使足內翻,導致外側副韌帶損傷。如果落地時身體重心向內側偏移,使踝關節突然外翻,就會導致內踝三角韌帶損傷。

2.臨床表現

分級:症狀表現I度(輕)韌帶鬆弛、無明顯撕裂,局部無腫脹、壓痛,功能正常或輕度喪失II度(中)韌帶部分撕裂,出現腫脹、疼痛、壓痛,功能部分喪失III度(重)整個韌帶斷裂,明顯的疼痛腫脹,出現踝關節的不穩。

3.特殊檢查

內翻抽屜實驗:重複損傷現場。

4.急性損傷早期處理原則,踝關節扭傷(崴腳)的早期處理原則。

早期急救處理:POLICEMM原則,Protect:保護傷處不受二次傷害。Optimal Loading:最佳負荷。從Rest到Optimal loading,跳出損傷即休息制動的桎梏,可在運動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行走,加快康復進程。Icing:冷療。可用毛巾包裹冰塊、冰凍的飲料瓶等,敷在傷處。24小時內,每1至2小時 冰敷20分鐘,48小時後可降低頻率,但仍要堅持冰敷。Compression:加壓包紮。用彈性繃帶將傷處包裹,由肢體末端向近端,由緊到松,層層重疊。Elevation:抬高患肢。可將患肢抬高超過心臟水準,加速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減輕腫脹。Modality:理療,Medications:藥物。

5.康復目標

短期目標:緩解疼痛,解除腫脹,保持/提高柔韌性,恢復/增加肌力,恢復神經肌肉支配。長期目標,回歸工作生活/賽場。

6.康復流程

關節活動度:消腫手法,踝泵:通過踝關節的主動運動,促進血液迴圈,消除腫脹。

握推:可用於紅腫熱痛急性期,臥推手法立竿見影,對於剛來時腫脹嚴重的腳踝,40分鐘的臥推,從拄拐便能夠走路,從腫脹穿不了鞋便可以輕鬆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