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竇性停搏是什麼情況?

竇性停搏指的是房結出現接單型的停止衝動,出現竇性停搏的原因是有很多種的,比如毒性導致、疾病引起等等。都行停播對於患者的健康威脅是很大的,如果長時間的竇性停搏,患者是有可能會導致死亡的。心臟有不適的情況,都是要及早進行治療的。

竇性停搏是指竇房結在一個或多個心動週期中不產生衝動,以致不能激動心房或整個心臟。可見于洋地黃、奎尼丁的毒性作用及各種病因引起的病竇綜合征,偶爾亦見於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的病人。本病的常見病因有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或頸動脈竇過敏。急性心肌梗塞、竇房結變性與纖維化、腦血管意外等病變。應用洋地黃、奎尼丁、鉀鹽、乙醯膽鹼等藥物。症狀為過長時間的竇性停搏可令病人出現暈眩、視朦或短暫意識障礙,嚴重者甚至發生抽搐。心電圖表現為在較正常PP間期顯著長的間期內無P波發生,或P波與QRS波群均不出現,長的PP間期與基本的竇性PP間期無倍數關係。竇性停搏如為一過性,持續時間很短,可無症狀。當竇性停搏時間持續較長,超過8s,又無逸搏出現,可引起頭暈或暈厥,甚至發生阿-斯綜合征。長時間竇性停搏不伴有逸搏者,可致死亡。

疾病病因/竇性停搏

竇性停搏CT掃描圖冊1.原發性竇性停搏較多見,主要是竇房結本身的損害,多由器質性心臟病所致。例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病竇綜合征、頻死性停搏即為各種疾病晚期的臨終前表現。

2.繼發性竇性停搏

(1)繼發於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之後的短暫性竇性停搏(2~4s):最常見於室上性心動過速,經刺激迷走神經以及藥物治療或食管調搏術超速抑制後,室上性心動過速被突然糾正後而發生的竇性停搏,多為短暫發生。

(2)抗心律失常藥物過量或中毒可致竇性停搏:如洋地黃、奎尼丁、利舍平、胺碘酮等。普羅帕酮(心律平)、莫雷西嗪、氟卡尼、安他唑啉、三磷腺苷(ATP)。

(3)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對竇房結功能抑制作用致竇性停搏:例如壓迫眼球、按摩頸動脈竇、刺激咽部、氣管插管等。正常人有時也可發生。

(4)心臟外傷或心臟外科手術時損傷竇房結:可於手術中或手術後出現竇性停搏。冠狀動脈造影等也可導致竇性停搏。

(5)高血鉀、低血鉀亦可引起竇性停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