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積食發燒退燒方法有什麼?

小孩子身體出現積食的情況其實是很多見的,如果因為積食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發燒的情況,對於這類的現象,家長們一定要懂得如何去進行處理。孩子如果發燒超過了三十八點五攝氏度了,就應該要使用藥物來進行治療,輔助孩子進行退燒。

小兒積食發燒吃什麼藥

積食,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證多發生于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孩子積食發燒,那就需要給孩子清熱化積,並用退熱藥退熱。

一、體溫在三十八點五度以上時,可用美林、泰諾林等退燒治療,體溫在三十八點五度以下時,可勤些用溫水擦浴降溫,或用退熱貼敷一敷額頭以降溫。

二、可用食母生、乳酶生、胃蛋白酶口服溶液等促進消化。也可用化積口服液治療,或用山楂、麥芽、雞內金等煎水內服以化積消食。可用小兒開塞露通一通便,這個讓孩子通便是最快的。

三、合理用藥。積食發燒,重點要化積。可用給寶寶吃點小兒七星茶、化積口服液、王氏保赤丸等中成藥,幫助排便,便通則燒退,不然如果僅僅退熱的話,幾個小時後體溫還會升上來。在化積的同時密切關注寶寶症狀和體溫,38.5攝氏度以下、無明顯異常者可不用吃退燒藥,多喝水、物理降溫即可。體溫38.5以上,可用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退熱貼、泰諾林等兒童專用藥物。若39度以上可用美林緊急退熱,但不可過量。

小孩積食發燒護理方法 1、物理降溫。積食引起發燒,立即食用退燒藥會讓機體抵禦病菌的能力下降。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可用溫水擦拭寶寶的額頭、手腳心、後背前胸,幫助降溫,能洗個溫水澡也不錯。還可以給寶寶穿著寬鬆涼快的衣服,幫助散熱。多喝水,補充因發熱帶走的水分,並促進新陳代謝,帶走些內熱。

2、吃些流食。在寶寶積食期間,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可適當喂些湯、粥、牛奶等流食,稍微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可以吃香蕉、蘋果,促進排便。

3、幫助按摩。寶寶大便不通會引起腹脹腹痛,家長可以肚臍為中心,以掌心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在感覺到較硬的部位(可能是停滯的大便)時,要稍加用力向下推,促進便意。還可以手指蘸取嬰兒油輕輕按摩寶寶肛周,刺激排便。

4、適當運動。適當的讓寶寶多活動,靠他自己的胃腸活動來消化食物,幫助化積。運動還能增加汗腺分泌,通過流汗也能帶走一部分內熱,幫助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