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產後來月經利弊有哪些呢?

產後的女性們會非常在意自己的生理現象能否及時的到來,因為這是身體恢復基本功能的一種表現,一般來說產後的女性們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出現生理現象,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而有的女性在產後不久就恢復了月經現象,下面就來看看產後來月經利弊有哪些呢?

產後第一次月經來的時間,會依媽媽是否哺育母乳而有所分別;未哺乳的媽媽,平均在產後的6—10周,也就是在產後的兩個月內,月經會來並且排卵;有哺喂母乳的媽媽,排卵則可延長至24—27周左右,或是更晚才來。因此,第一次月經來的量及時間,會依個人體質而定。

1、利:產後滿月來月經證明身體恢復得比較好,

2、弊:月經來的早的話說明奶水不太好,順產的話可以42天之後去醫院複查一下比較好。

在一般的觀念裡,哺乳中的媽媽產後第一次例假會延後,甚至也有人超過一年才來,其原因在於生理的層面,因哺育使媽媽血中的泌乳激素升高,使腦下視丘的性腺荷爾蒙分泌素分泌減低或停止,而造成沒有性腺週期就沒有排卵;或由於體內催乳素增高,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較差,卵泡停止發育因而不排卵,排卵延後多久,月經就跟著延後多久。

正常情況下,產後11天至4個月母乳品質最好。月經來潮後,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寶寶的價值也就降低了。

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母親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產後4個月後,月經來潮亦不必斷奶,奶量不夠,可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輔助食品。如產後8個月第一次例假才到來,則可給寶寶斷奶,逐日減少吃奶次數,增加輔助食品用量。